問題詳情

7.「暮投石毫村,有吏夜捉人。老翁於牆走,老婦出看門。」請訂正錯字:
(A)豪,愉
(B)壕,踰
(C)濠,歈
(D)嚎,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58641
統計:A(37),B(2596),C(59),D(15),E(1)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迎。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用戶】Neuneu Che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踰: 越過、超過。同「逾」。

【用戶】孔包子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翻譯:傍晚過夜投宿到石壕村,正碰到徵兵的官吏抓人。老頭子翻過牆悄悄逃走,老太婆去應付出了房門。官吏大呼小叫何等憤怒!老婦哭哭啼啼何等哀苦!聽到老婦走上前去傾訴:“三個兒子都去鄴城入伍。一個兒子捎了信回來說,另兩個兒子最近剛戰死。沒死的還得苟且的活著,死去的就是永久的終止。這家中再也沒有別的人,就只一個吃奶的小孫子。要哺乳孫子媳婦未改嫁,進出門沒一條完整裙子。我老太婆雖然體力衰退,也請你今晚上把我帶回。河陽這一仗我可以應急,還能為兵士們準備晨炊。”深夜了已經沒有說話聲,隱約間聽到低微的抽噎。天明時我要起身往家趕,只能與老頭子一人告別。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2816105

【用戶】Cheng-chen Ch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石壕吏》講的是發生在安史之亂時期的故事。敘述了差人乘夜來捉人,連衰老的老婦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慘事。表現杜甫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表示深切的同情。杜甫的心是與受苦受難的勞苦大眾息息相通的。詩人抨擊石壕吏的兇暴和冷酷無情,並不就是對整個封建統治的揭露,但對於人們認識的封建統治的階級本質,的確會有啟發。這首詩也就是抒寫了杜甫憂國憂民的崇高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