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提出「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的學者是誰?

(A)賴克特(Likert)
(B)豪斯(House)
(C)賀塞(Hersey)
(D)費德勒(Fiedler)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69504
統計:A(85),B(456),C(1311),D(1309),E(2)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情境領導理論的基本構念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情境領導理論的基本構念,主要包括領導效能、領導型態及發展層次三個面向,其重要論點為:如欲發揮領導的效能,必須針對個體、群體或組織的不同發展層次,運用不同的領導型態或採取不同的領導策略,惟其如此,始能達成領導目標,完成組織任務。依據赫賽及布蘭恰德的觀點,領導的基本型態或風格,視領導者指導性行為(或任務行為)及支持性行為(或關係行為)的強弱,可組合為四種領導型態:(邱怡和,民87)(一)告知式(telling,簡稱S1):這種類型的領導型式係指領導者從密切監督控制的角度,明確告知並指示如何進行各項工作,使部屬有效完成任務。是高於平均數的工作行為與低於平均數的關懷行為,這種領導型式的特徵是告訴一個個人或團體如...

【用戶】盧天才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賀塞(Hersey)情境領導理論基本架構,以【部屬成熟度】為主軸,貫穿【關係導向】、【工作導向】

【用戶】林佳恩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路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是由豪斯(House)發展的一種領導理論,此理論認為領導者主要的工作是幫部屬達成他們的目標,並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援,以確保他們的目標可以和團體或組織的目標配合。具有效能的領導者應該幫助部屬澄清可以達成目標的途徑,減少途中的障礙與危險,使其能順利完成。House的四種領導行為一、指導式領導者:讓部屬知道上司對他的期望,使其完成工作任務,並對如何完成工作任務有特別的指導。二、支持性領導者:十分友善,並對部屬的需求表示關心。三、參與式領導者:做決策之前,諮詢部屬的意見並接受其建議。四、成就取向領導者:設定彈性目標,期望部屬發揮最大潛能。路徑-目標理論導出的預測一、當工作不明確、欠缺...

【用戶】林佳恩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豪斯的「途徑-目標」( Path-Goal Theory)理論1.理論要點:此項理論係根據佛洛姆(Vroom)的期望(待)理論引申出來,期望理論之中心概念認為激勵受到個人達成任務的努力程度和欲望影響。豪斯認為領導者可以激發員工達成任務之能力,且可提供指導,已達成激勵員工之目的。亦即,探討領導者的領導行為對於被領導者所能產生的影響。2.基本假設:此派學者認為人的工作行為,主要以達成個人目標為動機,其基本假設如下:(1)領導者的領導行為能否為被領導者接受或歡迎,完全視領導行為能否滿足被領導者,或者能否使之獲得未來滿足感。(2)被領導者能否有效推動工作,完全視領導者能否提供他們有效的指導、心理上的支援和物質上的報酬而定。3.有效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