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錢穆先生很有意思地說過:「西方的哲學是跨前一步的想法,而中國哲學則有退後一步的想法的趨勢。」跨前一步想,和自然迎面相對,所以要征服它、駕馭它、解析它;退後一步則面前道路廣闊,把自己融合在天地自然之間,因之要與它和諧,要與它合而為一。正是由於此,西方人對藝術家只要求匠技的高超,不像中國人對藝術家還要求全人格的完美。文徵明說「人品不高,用墨無法」。這在西方的觀點是很不好明白的,因為分明是兩碼子事,一個人在事實上盡可以行為不檢卻又學有專長,但是中國人在這方面要求得完整而苛刻,因為他別有會心。所以西方人在他的作品上每每是只簽個名便了事,而中國人還要附上一段詩詞,因為他所表現的是一個意境。(李霖燦〈中西藝術思想異同〉)
【題組】對於上述文字,下列選項的分析何者最正確?
(A)錢穆先生不滿國人之頹靡,比較肯定西方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B)作者認為西方藝術家重視自我和外物關係,所以要在作品上簽名
(C)文徵明認為人品不高的人必然懶散茍且,所以學不會用墨的方法
(D)中國藝術家強調自我對世界的體會,作品表現了作者的生命境界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15787
統計:A(88),B(70),C(177),D(364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其他公文:其他因辦理公務需要之文書、歌詠的對象、提起再審事由

用户評論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錢穆先生很有意思地說過:「西方的哲學是跨前一步的想法,而中國哲學則有退後一步的想法的趨勢。」跨前一步想,和自然迎面相對,所以要征服它、駕馭它、解析它;退後一步則面前道路廣闊,把自己融合在天地自然之間,因之要與它和諧,要與它合而為一。正是由於此,西方人對藝術家只要求匠技的高超,不像中國人對藝術家還要求全人格的完美。文徵明說「人品不高,用墨無法」。這在西方的觀點是很不好明白的,因為分明是兩碼子事,一個人在事實上盡可以行為不檢卻又學有專長,但是中國人在這方面要求得完整而苛刻,因為他別有會心。所以西方人在他的作品上每每是只簽個名便了事,而中國人還要附上一段詩詞,因為他所表現的是一個意境。(李霖燦〈中西藝術思想異同〉)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11 「詩要模仿自然,移情於自然,是西方人說的;詩要情景交融,物與我合一,是東方人說的,兩者各有見地。 若依我看,詩不妨大膽地違反自然,改進自然……如黃景洛的〈月夜渡江〉詩: 『波碎一江月,風移兩岸山。』月亮不能敲碎,但說水波撕碎江中的月影,就不反常而合理了。 岸山不能移走,但說風移走了船,船上的人覺得是風移走了兩岸的山,也就不反常而合理了。」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最切近作者觀點的是: (A)詩宜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實美 (B)詩宜追求詞理精確,體氣高妙 (C)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 (D)詩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