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鼠好夜竊粟。越人 粟於盎,恣鼠齧,不顧。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後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覈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復呼羣次第入,咸溺死。」(宋濂〈燕書〉)關於上文寓意,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當?
(A)管山吃山,管水吃水
(B)積榖防饑,防患未然
(C)選擇善地而居,免受池魚之殃
(D)患常起於所忽,禍多伏於忽微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02294
統計:A(16),B(153),C(61),D(2124),E(0)

用户評論

【用戶】劉柏良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譯文老鼠喜歡夜間偷吃糧食。有個越國人把糧食裝入腹大口小的盎(容器)裡,任憑老鼠去吃,從來不去管它。老鼠呼喚它的同夥跳進盎裡,必定要飽餐一頓才肯回去。越國人於是就把盎裡的糧食倒乾淨,換上水,然後用一層糠皮浮蓋在水面上。老鼠不知底細,到了晚上,依舊又呼喚同夥一個拉著一個地跳進盎裡,結果全部被淹死。D:禍患常常發生在他們忽略的地方,而災亂常常發生在不成問題的事情裡面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1.宋濂《燕書》:「鼠好夜竊粟。越人置粟於盎,恣鼠嚙,不顧。鼠呼群次第入焉,必飫而後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復呼群次第入,咸溺死。」若由越人之立場觀之,此故事所傳達之概念,最接近於下列何者?(A)知易行難、知難行易,在行而已 (B)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C)識人無數,鼠輩不敵 (D)羊腸之曲不能仆車而仆於劇驂。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103 年 - 103高雄市國小-一般類-「普通科目」 國文#16894答案:B 難度:簡單43. 關於下引文字的主旨,敘述正確的選項是:「鼠好夜竊粟,越人置粟於盎,恣鼠齧不顧。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後返。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復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用戶】linlin鐵佐事務已上榜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鼠好夜竊粟。越人粟於盎,恣鼠齧,不顧。老鼠喜歡夜間偷吃糧食。有個越國人把糧食裝入腹大口小的盆裡,任憑老鼠去吃,從來不去管它。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後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覈水上,而鼠不知也。老鼠呼喚它的同夥跳進盆裡,必定要飽餐一頓才肯回去。越國人於是把盆裡的糧食倒乾淨,換上水,然後用一層糠浮蓋水面。逮夜,復呼羣次第入,咸溺死。老鼠不知底細,到了晚上,又呼喚同夥一個接著一個地跳入盆裡,結果全都被淹死了。越人陷鼠

【用戶】神木幼苗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字詞 【糠覈】注音 ㄎㄤ ㄏㄜˊ釋義 穀糠中的堅粒。比喻粗惡的飲食。《漢書.卷四○.陳平傳》:「其嫂疾平之不親家生產,曰:『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宋.蘇軾〈次韻沈長官〉詩三首之一:「不獨飯山嘲我瘦,也應糠覈怪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