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上文提醒我們要留意說話的:
(A)口氣
(B)修辭
(C)對象
(D)時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24492
統計:A(533),B(100),C(214),D(397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歌詠的對象

用户評論

【用戶】王月侶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孔子向公明賈問公叔文子,說:  他老人家不言、不笑、不取,是真的嗎?  公明賈回答說:這是傳話的人說錯了。  他在應當說話的時候才說話,別人不厭惡他的話;  高興的時候才笑,別人不厭惡他的笑;  可以拿的時候才拿,別人不厭惡他的取。  孔子說:是這樣嗎?真是如此嗎?參考資料 論語.憲問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12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上述文字提醒我們要留意說話的: (A)對象 (B)態度 (C)時機 (D)修辭

【用戶】王藍夫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孔子怎麼愛學年輕人,人家回答了還問  "真的假的"

【用戶】Claire Lee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to 樓上說不定這是孔子年輕時候問的阿XD而且也可只是表達對他的佩服吧.或是被騙的驚訝www子曰:「其然,豈其然乎?」孔子說:「是這樣嗎?難道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