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下列選項成語運用不恰當的是:
(A)他不過才三十歲,頂上卻已「牛山濯濯」
(B)大雄個性固執,再怎麼苦苦相勸,都像「對牛彈琴」一樣,白費力氣
(C)自從靜香接手這個案子之後,便如同「庖丁解牛」,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D)胖虎剛換新工作,每天在外辛苦奔走,為業績打拚,回到家都累得像「汗牛充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08714
統計:A(300),B(100),C(151),D(5485),E(0)

用户評論

【用戶】Hsu Bale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A)「牛山濯濯」原意牛山光禿禿一片。後形容頭髮光禿禿一。孟子告子: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牛山上的樹木曾經十分茂盛豐美,但是因為地處大城邑的近郊,所以人們經常用斧頭去砍伐。這麼一來,它還能夠繼續保持茂盛豐美嗎?當然樹木日夜都在生長,雨水露珠也滋潤著它,並非沒有新生嫩芽長出來,然而牛羊又隨著人們來此被放牧,因此它才會像這樣光禿禿一片。)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33 下列成語使用何者正確? (A)他的紅酒收藏驚人,可說是「汗牛充棟」 (B)他的文章不流暢,都是因為「文不加點」 (C)他倆相戀日久,是一對「情孚意合」的情人 (D)他人前人後言語不一,真是「危言危行」的人警察/一般警察/鐵路◆國文- 105 年 - 105年鐵路人員佐級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52589答案:C難度:適中下列句子裡的成語用法,何者使用錯誤? (A)他看到一起奮鬥三十年的老同事被裁員,不免興起「兔死狐悲」之感 (B)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可說「汗牛充棟」,你想要閱讀的書籍,應該都能找到 (C)這位母親對她的家庭竭盡心力、不辭辛勞,說她「牝雞司晨」真不為過 (D)張良就是懂得適時急流勇退的重要性,才能避開如韓信「鳥盡弓藏」的下...

【用戶】張懷安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 牛山濯濯:本指山上無樹木。語本《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今多用以戲喻人禿頂無髮。(B) 對牛彈琴:相傳古人公明儀曾為牛彈琴,但牛依然低頭而食,聽而不聞,因為人類的音樂,對牛而言並不適合。典出漢.牟融〈理惑論〉。後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或講話不看對象。(C) 庖丁解牛:梁惠王時有位廚師善宰牛,且技巧極為熟練。典出《莊子.養生主》。後比喻對事物瞭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D) 汗牛充棟:汗牛指運送書籍時,牛馬負載,累得出汗。充棟指書籍繁多,堆滿屋子,充塞棟梁間。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語本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

【用戶】小銀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牛山濯濯跟童山濯濯意思相同,都指山上草木不生、光禿禿的樣子,可用來比喻人禿頭。

【用戶】Hsu Bale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A)「牛山濯濯」原意牛山光禿禿一片。後形容頭髮光禿禿一。孟子告子: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牛山上的樹木曾經十分茂盛豐美,但是因為地處大城邑的近郊,所以人們經常用斧頭去砍伐。這麼一來,它還能夠繼續保持茂盛豐美嗎?當然樹木日夜都在生長,雨水露珠也滋潤著它,並非沒有新生嫩芽長出來,然.....看完整詳解

【用戶】龍巧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雖然選對,還是覺得A也沒錯阿不就形容少年禿怎麼說不恰當

【用戶】小銀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牛山濯濯跟童山濯濯意思相同,都指山上草木不生、光禿禿的樣子,可用來比喻人禿頭。

【用戶】龍巧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雖然選對,還是覺得A也沒錯阿不就形容少年禿怎麼說不恰當

【用戶】張懷安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A) 牛山濯濯:本指山上無樹木。★★《★★...

【用戶】小銀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牛山濯濯跟童山濯濯意思相同,都指山上草木不生、光禿禿的樣子,可用來比喻人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