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針對某智能障礙之七年級新生,甲老師與乙老師討論如何為該生實施學習評估,以下是他們的對話。甲老師:「我想先幫他做個別智力測驗,再根據他的智力表現決定課程的難度。」乙老師:「嗯,我想先幫他做適應行為量表,再根據生活能力實作評量的結果,找出他的學習需求。」根據以上的對話,下列哪一選項較為合理?
(A)甲老師的評估結果可以有效地連結該生的學習需求
(B)乙老師的評估方式具體、操作方便且不需要再做其它的評估
(C)適應行為評量結果可能與實際能力不符,所以再搭配生活能力實作評量
(D)對該生實施智力測驗是必要的,老師需依據該生的智能表現來設計課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23045
統計:A(66),B(84),C(1800),D(237),E(0)

用户評論

【用戶】施馨雅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個人淺見認為智力測驗不代表學生目前的學習成就,或許智力表現與成就有落差,還是得依照學生的整體能力來評估,將智力測驗結果做為參考,針對目前能力做適當的課程調整,以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用戶】Penny H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樓上老師您好,題目上已經說了是智能障礙,所以我覺得舉例用學障是不是就衝突了呢? <應該不能單以標準化測驗來做評估,而是還要加上其他非標準化測驗才能「有效地連結該生的學習需求」

【用戶】ティン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請問D該怎麼改?

【用戶】加油!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D 感覺非直接依據智力測驗結果來設計課程,還必須考慮其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