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馬致遠〈折桂令‧歎世〉:「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裡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下列哪一項是本篇所要表達的主要情緒?
(A)沉鬱
(B)閒適
(C)雄壯
(D)歡樂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36095
統計:A(215),B(54),C(33),D(0),E(0)

用户評論

【用戶】superpig421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雙調】蟾宮曲 嘆世 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⑴,項廢東吳⑵,劉興西蜀⑶,夢說南柯⑷。韓信功兀的般證果⑸,蒯通言那裡是風魔⑹?成也蕭何,敗也蕭何⑺,醉了由他⑻。 【注釋】 ⑴咸陽百二山河三句:指秦漢之際的戰爭。百二山河,形容戰國時秦國形勢的險要,二萬兵力可抵得諸侯一百萬(見《史記高帝本紀》)。 ⑵項廢東吳:指項羽在垓下兵敗,被追至烏江自刎。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北,古屬東吳地。 ⑶劉興西蜀:指劉邦被封為漢王,利用漢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戰勝項羽。 ⑷夢說南柯:唐人李公佐小說《南柯太守傳》說:淳於生晝夢入大槐安國,被招為駙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備極榮寵。後因戰敗和公主死亡,被遣歸。醒來才...

【用戶】2017感謝阿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秦二世元年8月,當時武臣授命於陳涉,北上掃蕩趙地。蒯徹立即游說范陽縣令徐公投降趙王武臣,稍後又說服趙王武臣接受范陽縣令徐公的投降,傳檄千里,不戰而下三十餘城。前204年,當韓信奉漢王詔攻齊時,在得知酈食其成功說服齊國以後,原本打算退軍。此時蒯徹鼓動說「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閒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以漢朝未下詔退軍和爭功勞,說服韓信攻擊未作防備的齊國。當韓信成為齊王時,項羽曾派人說服韓信。蒯徹則聳恿韓信自立,成三分天下、鼎足之勢。當韓信以為漢必不負我時,蒯徹直指「足下自以為善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