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Piaget(1962)由認知角度將遊戲分為練習性遊戲(practice)、表徵性遊戲及規則性遊戲(games of rule),且主張發展順序為練習→表徵→規則遊戲。Smilansky(1968)則主張除①表徵性遊戲和②規則遊戲外,應是還有③功能性遊戲及④建構性遊戲(constructive play)等一共四種類型。試問其主張的發展順序為何?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
統計:A(3),B(1),C(6),D(0),E(0)

用户評論

【用戶】王乃文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發展年齡認知階段遊戲類型(piaget)遊戲類型(Smilansky)0-2感覺動作階段功能性遊戲功能性遊戲2-7前運思期象徵性遊戲建構性、戲劇性遊戲7-11具體運思期規則性遊戲規則性遊戲

【用戶】王乃文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發展年齡認知階段遊戲類型(piaget)遊戲類型(Smilansky)0-2感覺動作階段功能性遊戲功能性遊戲2-7前運思期象徵性遊戲建構性、戲劇性遊戲7-11具體運思期規則性遊戲規則性遊戲

【用戶】chun27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Smilansky參照Piaget的分類,將認知遊戲修訂為四類:功能性遊戲、建構性遊戲、戲劇性遊戲及規則性遊戲,茲將此四類遊戲分述如下:1、功能性遊戲又稱練習性遊戲或實踐性遊戲:出生至2歲期間,幼兒經常以身體重複性動作→跳與跑、反覆抓握物體和操弄玩具,來滿足其感官的刺激與愉悅。2、建構遊戲:約從2歲起,幼兒開始使用各種可塑性的物品,如積木、拼圖、樂高或玩物,如沙、水、黏土、麵榴,有目的的完成某些成品,如機器人、動物等,隨著年齡的成長及動作發展的成熟,兒童可進行創作。3、戲劇性遊戲或象徵性遊戲:約在2至7歲期間,兒童處於認知發展的運思前期,兒童表徵能力逐漸呈現,→兒童開始從事假裝的想像遊戲,可參與各種角色的情境、對...

【用戶】chun27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Smilansky參照Piaget的分類,將認知遊戲修訂為四類:功能性遊戲、建構性遊戲、戲劇性遊戲及規則性遊戲,茲將此四類遊戲分述如下:1、功能性遊戲又稱練習性遊戲或實踐性遊戲:出生至2歲期間,幼兒經常以身體重複性動作→跳與跑、反覆抓握物體和操弄玩具,來滿足其感官的刺激與愉悅。2、建構遊戲:約從2歲起,幼兒開始使用各種可塑性的物品,如積木、拼圖、樂高或玩物,如沙、水、黏土、麵榴,有目的的完成某些成品,如機器人、動物等,隨著年齡的成長及動作發展的成熟,兒童可進行創作。3、戲劇性遊戲或象徵性遊戲:約在2至7歲期間,兒童處於認知發展的運思前期,兒童表徵能力逐漸呈現,→兒童開始從事假裝的想像遊戲,可參與各種角色的情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