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國語領域教材重點第二階段重點在
(A) 口語表達
(B) 書面表達
(C) 口語、書面表達並重
(D)口語表達過渡到書面表達。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31648
統計:A(467),B(510),C(1080),D(233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國語領域教材重點第二階段重點在(A) 口語表達 (B) 書面表達 (C) 口語、書面表達並重 (D)口語表達過渡到書面表達。、重點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微調重點 一、學習階段的調整 (為符合現場教學實況 ) 學習階段由三階段調整為四階段。(一、二年級為第一階段,三、四年級為第二階段,五、六年級為第三階段,七~九年級為第四階段) 二、將「文體」一詞,改為「文章表述方式」 一篇文章不一定能單純界定為某種文體,可能同時有許多文體夾雜,避免文體與文類混用,故將文體更改成文章表述方式,另特別將文類(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相關能力指標區分出來。  三、用語名稱的改變 「國語」「國文」調整為「華語」「華文」 「中國文字」改稱「漢字」;「中文」改稱「華語文」;「古今中外及鄉土(台灣)文學」改為「國內外具代表的文學」。 四、明確標示第四階段文言文所佔之比例 第三階段(...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依據九年一貫課程國語文課程綱要,國語教材的編輯,在「發展學生口語及書面表達之基本能力」的主要目的下,應配合各階段能力指標來發展。不同學習階段之間各有特性與重點,以國小階段而言,第一階段(一到三年級)以發展「口語表達」為主,第二階段(四到六年級)則由「口語表達」過渡到「書面表達」。但無論如何,九年一貫課程同樣強調同時發展學生注音符號及文字應用、聆聽、說話、閱讀、作文、寫字等能力。第一、二階段教材之單元設計,以閱讀教材為核心,兼顧聆聽、說話、作文、識字與寫字等教材的聯絡教學,以混合教學模式進行。教材(含教學指引、習作)中,應提示聆聽、說話、作文、識字、寫字聯絡教學及統整教學之活動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