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某生在啟智班中常有許多哭鬧行為,老師刻意忽略其哭鬧行為,直到他停止哭鬧行為一段時間後,才給他想要的東西。老師所採行的方法是下列何種行為改變技術?
(A)消弱法
(B)逐步養成法
(C)過度矯正法
(D)刺激區辨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0597
統計:A(1080),B(19),C(4),D(153),E(0)

用户評論

【用戶】Yu Li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題幹是消弱+區別性增強。刺激區辨跟區別性增強不一樣!!

【用戶】要加油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請問(D)刺激區辨法是什麼呢?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區辯刺激:SDS與S△s 前者指只有在某個刺激存在時,行為才會得到增強,此刺激稱SD,反之,會消弱行為,此刺激稱S△ 正增強:SD→反應→增強物 消弱:S△→反應─沒有增強物 1.增強的制約關係: a. 反應出現的情境 b. 反應 c. 增強結果三、 決定刺激區辯訓練有效性的因素 1.選擇顯著的訊號 2.將錯誤機會降到最低 3.使練習次數達到最大 4.運用規則:描述制約關係四、 刺激區辯訓練的缺點 人們在無意間教導其他人對某個線索作出不當反應的例子很多。五、 有效刺激區辨的訓練方針 1. 選擇顯著的訊息 2. 選擇適當的增強物 3. 發展區辨  a.安排學生能在SD出現時獲得數次增強  b.當呈現時S△,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