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兩箭之地: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88552
統計:A(745),B(1861),C(317),D(1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瞬時時間取樣法

用户評論

【用戶】Zhou Huang We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事件取樣法=以事件發生為主的行為觀察法...事件內人的行為時間取樣法=以時間為取樣的行為觀察法.......時間到人的行為間歇紀錄法:將觀察的時間平均分成等長的小間隔(例如3秒、5秒、6秒等)作為觀察紀錄的單位,然後在這個間隔時間內,觀察、決定行為的特色,並紀錄之,最後再將獲得的資料統計,求出每一種行為出現的間歇時間百分比的平均值,作為分析討論的數據。期程紀錄法找不到~~等待高手解答

【用戶】Yu-Ting Chang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為何要加上"瞬時"二字來混淆別人!?

【用戶】黃瑪爾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瞬時時間取樣法是時間取樣法的一種喔,也是片刻時間取樣。Pei-Ju Liu 小六下 (2011/03/02 17:19):讚4人讚! (C)間段時間的記錄/間距記錄(interval recording):選擇特定的時間長度(例如觀察三十分鐘),然後把這個時間長度分成同樣短時間的間距(通常是十秒鐘),接下來記錄某特定行為在每一間距內是否出現。-部分間距記錄(partial-interval recording):標的行為在一觀察間距內無論出現幾次、持續時間多長,都只記錄一次。-完整間距記錄(whole-interval recording):標的行為在一觀察間距內出現的時間必須持續整個間距,才予以紀錄一次。 (D)時間取樣記錄(time-sampling):在短時間間距內記錄行為是否出現,而每次間距相距比較久的時間。例如:-每隔一小時,觀察孩子一次十五秒是否坐在椅子上前後搖晃。-每隔一小時,觀察孩子一次是否坐在椅子上前後搖晃(片刻時間取樣,momentary time sampling)。

【用戶】Yeng Ping Cha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期程紀錄法(durationrecording):提供使用多少時間的觀察方法 1.使用方法: (1)基本用具-碼錶 (2)用時間線段來顯示(發生和結束時畫下記號,前後行為的關係可以保留)  記下實際的時間 2.優點: (1)多數事件都相當容易定義,並從教學中區分,而使訓練時間達到最低 3.缺點: (1)行為改變越頻繁,要得到信度就越困難 4.應用:觀察學生如何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