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中國文字的敘述何者「錯誤」?
(A)鐘鼎文上的銘刻文字為「蝌蚪文」
(B)戰國時代的人使用大篆與古文
(C)秦代的人先使用過小篆、隸書
(D)我國文字達到定型階段的文字是漢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66265
統計:A(47),B(8),C(11),D(11),E(0)

用户評論

【用戶】Fengsalan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金文,亦稱銘文或鐘鼎文,乃鑄或刻於青銅器上的文字。初始於商末,盛於西周,記錄的內容與當時社會,尤其是王公貴族的活動息息相關,多為祀典、賜命、征伐、圍獵及契約之事。由於古人無筆墨,於是就用竹簽點漆,在竹筒上寫字,稱爲書契文,亦叫竹簡書。因竹硬漆膩,書寫不流利,寫出的字頭粗尾細,像蝌蚪之形,故叫蝌蚪書或蝌蚪文。凡是竹簡漆書,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倉頡所書不是蝌蚪文。

【用戶】Fengsalan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金文,亦稱銘文或鐘鼎文,乃鑄或刻於青銅器上的文字。初始於商末,盛於西周,記錄的內容與當時社會,尤其是王公貴族的活動息息相關,多為祀典、賜命、征伐、圍獵及契約之事。由於古人無筆墨,於是就用竹簽點漆,在竹筒上寫字,稱爲書契文,亦叫竹簡書。因竹硬漆膩,書寫不流利,寫出的字頭粗尾細,像蝌蚪之形,故叫蝌蚪書或蝌蚪文。凡是竹簡漆書,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倉頡所書不是蝌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