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小平上課時對老師講話不禮貌,老師很生氣地斥責他,並批評他沒有家教。班上其他同學聽了以後,對老師心生反感,很同情小平的境遇。下列何者最能描述此一現象?
(A)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B)團體後效(group contingency)
(C)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D)普墨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26324
統計:A(5859),B(305),C(99),D(62),E(0)

用户評論

【用戶】秘密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團體後效法則:以團體為對象的行為矯正法,團體行為得到強化時,團體成員傾向於在以後同樣情境中再度表現該團體行為。

【用戶】mrkevin1226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漣漪效應(教育部教育百科)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BC%A3%E6%BC%AA%E6%95%88%E6%87%89

【用戶】玫瑰再起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一般善於教室管理的教師有許多共同行為特徵,而責罰某一學生時避免產生漣漪效應就是其中之一。康尼對漣漪效應加以解釋:教師責罰某一學生後,對班上其他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如果教師在責罰某一學生時,不但情緒上表示怒,且言詞上也對學生人格加以批評,這樣不但未能糾正該生錯誤的行為,反引起其他學生對他的同情,甚至於因此對教師的做法產生反感。所以教師責罰學生時最好避免在憤怒下,對學生做出人格上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