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國三的飛亞感嘆說:「學業對我而言,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在我的生命中,除了學業之外,我還可以有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試問這些疑惑與下列哪一學派所探討的核心概念,有較高的關聯?
(A)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
(B)存在取向(existential approach)
(C)個人中心取向(person-centered approach)
(D)理性情緒行為治療(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33315
統計:A(48),B(7519),C(937),D(519),E(0)

用户評論

【用戶】吳傳益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存在主義" 與 "XX的意義是什麼???" 常會同時出現所以利用"存在的意義"來記會比較好記

【用戶】cj6_33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請問個人中心跟存在主義差別?

【用戶】Chang-Yu Chi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根據張春興教育心理學存在主義、現象學 ---影響--- 人本主義個人中心可以視為人本主義之下位概念接著根據我的記憶與經驗,可把個人中心看做是存在主義的下位概念(抱歉一時間找不到出處),雖然兩著間依然有些細微的衝突概念,對於這題若選個人中心可能範圍要小了些,不太夠去touch到存在主義的六大命題之一「追尋(生命的)意義」。

【用戶】陳玠同(感謝阿教檢通過)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意義治療法:存在主義取向,幫助當事人發現生命的價值,並且透過自由意志克服環境種種限制。個人中心諮商法:心理問題源於情緒障礙,強調案主和諮商師的關係(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地關懷、同理心),相信人是可以信賴。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不合理信念對情緒和行為的影響(改變信念!)。參考艾育p35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