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講求教育績效及商品化的工具理性」是何種教育思維?
(A)建構主義
(B)女性主義
(C)後現代主義
(D)現代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45137
統計:A(150),B(10),C(307),D(849),E(0)

用户評論

【用戶】一起考上吧(不賣詳解)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講求的理性與最大功利性的目標,強調以標準、可預測、可計量、效率的生產模式,就是現代主義思想

【用戶】107桃園正式老師❤️函庭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講求的理性與最大功利性的目標,強調以標準、可預測、可計量、效率的生產模式,就是現代主義思想十九世紀以來,即不斷有思想家對啟蒙運動的「工具理性」觀點提出批判,尼采(Nietzche)宣告「上帝已死」,以徹底瓦解啟蒙運動所欲追求最終的真理與基礎,取而代之以「超人意志」強調非理性的重要(楊洲松,民85)。阿多諾(Adorno)、羅狄(Rorty)與德希達(Derrida)亦標示著後代主義思想家普遍的觀點,他們顛覆了現代性整体、同一、理性優越的主張,而以平面化、斷裂性、非理性、邊緣性及多元方法論的言語進行論述。

【用戶】Ennis J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建構主義源自教育學,是作為改進教學而提出的學習理論,主要的目的在於瞭解發展過程中的各式活動如何引發孩童的自主學習,以及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如何適當的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但建構主義早已在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上廣泛延伸,國際關係理論中,建構主義(又稱社會構成論)已是主要的學派之一。引用:維基百科

【用戶】陳沛蓉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選項c 後現代主要的思想家及其主張一、傅柯(Foucault)的知識、權力、主體性觀點。傅柯認為理性不代表就是進步或達成解放,強調知識與權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主體性方面則提倡要驅除主體,擺脫主體本身,喚醒新的思想形式。二、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塔里(Felix guattari)的地下莖思維,拒斥現代主義的統一與理性,試圖從僵固與認同統一中解放,以讓個體能夠自由分散而多樣變化,達到多元化和擴散,造成差異與多樣。三、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擬象與超真實性觀點。布希亞認為後現代是擬象的資訊與符號的時代,由模型、符碼支配一切的交流,符號宰制了社會生活,且日常生活亦形成逐漸模糊實體的超真實。四、李歐塔(Lyotard)的後現代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