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各組文句中的「而」字,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故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C)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D)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74113
統計:A(98),B(131),C(509),D(815),E(0)

用户評論

【用戶】Wei-Chieh Li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 如果 / 卻 (另有學者以為,這句話的「而」字為「之」字之誤。全句應是「君子恥其言之過其行」)(B) 就 / 卻(C) 而且 / 卻(D) 卻 / 卻

【用戶】Shi Jo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下列各組文句中的「而」字,前後意義相同的是:(A)故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 如果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卻(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就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卻(C)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而且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卻(D)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 卻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卻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2F和4F的解釋誰對??

【用戶】Claire Hua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4F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