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所描述的現象與下列那一個選項最接近?
(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C)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
(D)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93082
統計:A(4118),B(210),C(186),D(97),E(0)

用户評論

【用戶】HCC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孟子又很感慨地說,但是現在的國君,當五穀豐登,糧食過剩,連豬狗都吃人的食物時,卻不知收購餘糧,以防備飢荒之年。檢,是斂,也就是好年時,官方收斂糧食,以備荒年。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就是路上。餓莩,是餓死的人。發,是打開倉廩賑災。現在孟子更感慨地說,遇到荒年,路上已有餓死的窮人,這些國君還不知打開穀倉,把存糧拿來救濟人民。

【用戶】HCC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孟子又很感慨地說,但是現在的國君,當五穀豐登,糧食過剩,連豬狗都吃人的食物時,卻不知收購餘糧,以防備飢荒之年。檢,是斂,也就是好年時,官方收斂糧食,以備荒年。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就是路上。餓莩,是餓死的人。發,是打開倉廩賑災。現在孟子更感慨地說,遇到荒年,路上已有餓死的窮人,這些國君還不知打開穀倉,把存糧拿來救濟人民。

【用戶】Fank Chen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豬狗吃人的食物卻不知道節制,路上........

【用戶】snoopy75smb

【年級】研二下

【評論內容】彘 ㄓˋ[名]豬。如:「野彘」。《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商君書.兵守》:「老弱之軍,使牧牛馬羊彘。」莩 ㄆㄧㄠˇ[名]餓死的人。通「殍」。《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檢 ㄐㄧㄢˇ[名]1書函、書簽。《說文解字.木部》:「檢,書署也。」清.段玉裁.注:「書署,謂表署書函也。」唐.陸龜蒙〈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之一:「自拂煙霞安筆格,獨開封檢試砂床。」2法度。《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3品行、節操。《三國志.卷四一.蜀書.向朗傳》:「朗少時雖涉獵文學,然不治素檢。」4姓。如漢代有檢其明。[...

【用戶】Shrila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憂慮勞苦才可以振興國家,圖享安逸必定禍害終身。(C)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已疲困乏力的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窮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懼嚴刑峻法的壓迫。意指為政者,應以仁存心,以民心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嚴法重懲加之於民,當以民眾利益為先。(D)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志士堅守原則,不怕棄屍山溝;勇士見義而為,不怕砍掉腦袋。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eoglo4r.html

【用戶】都考我會的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孟子又很感慨地說,但是現在的國君,當五穀豐登,糧食過剩,連豬狗都吃人的食物時,卻不知收購餘糧,以防備飢荒之年。塗有餓莩而不知發:現在孟子更感慨地說,遇到荒年,路上已有餓死的窮人,這些國君還不知打開穀倉,把存糧拿來救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