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在教育情境的實驗中,控制組未接受實驗處理,但當其獲悉另有實驗組接受了實驗處理,乃產生不甘示弱而有著與之一較長短的超水準表現,此種現象稱為
(A)霍桑效應
(B)強亨利效應
(C)比馬龍效應
(D)熊彼得效應。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03525
統計:A(1318),B(13945),C(142),D(2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效應、寬心劑效應

用户評論

【用戶】Chen Lien L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強亨利效應(John Henry effect) 是說在美一名傳奇性黑人,擔任鐵路工人,在獲知公司引進一種機器進行實驗,以備日後取代人工時,即拚命工作,使工作績效勝過機器,但卻竭體力而死。後來,當控制組的受試者(或者他們的教師)感受到他們處在和實驗組競賽的情況下,為了不甘示弱,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而有超乎尋常的表現現象,就被稱為「強亨利效應」。 霍桑效應與強亨利效應(the John Henry effect)易於混淆,因為它們均會對實驗產生一些相反的影響。 但是,霍桑效應就實驗處理部分對實驗組的表現,產生影響;而強亨利效應,則對實驗中的控制組之表現產生影響。

【用戶】Rafael2018已上榜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熊彼得效應就是說,競爭越激烈,創新意願越低,因為創新後的利潤反正也不高,所以乾脆不投資算了。理論創造者:熊彼得。

【用戶】陳念岐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熊比得:利潤不高不投資

【用戶】winniey25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比馬龍效應:人在被賦予更高期望以後,他們會表現得更好的一種現象。以此觀點,內心常常帶著負面期望的人們將會失敗;而內心常常帶著正面期望的人們將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