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 ⑸地方會議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09168
統計:A(80),B(121),C(121),D(3233),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機會成本、比較利益法則、比較利益計算

用户評論

【用戶】大廖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需求法則:以消費者的立場來看,當然喜歡「便宜又大碗」(價格低多買--貪小便宜)。供給法則:以生產者的立場來看,當然是以賺取利潤為「錢」題。(價格高多賣--多多益善)此兩者會因為商品價格和數量有所變化,需求法則和商品價格、數量是成反比;供給法則和商品價格、數量是成正比。當一個貨物上漲,有可能是供不應求導致價錢節節升高,消費者就會想說少買一點,需求減少,但是生產者就不這麼想,他會覺得有賺頭,就拚命生產,數量一旦多了,市場就會抑制價格。但也有不是因為數量少而價格高,像是年節水果,基於消費者需求量增加。反之,供過於求,就會導致價錢降低,也就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至於比較利益牽扯到機會成本和分工,看誰的機會成本較低,就由誰來做。個人想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說得不好請見諒

【用戶】Emma Chen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3q~~

【用戶】Aillen Kao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機會成本是其他最佳選擇的價值,如「不愛江山愛美人」-「江山」就是「愛美人」的機會成本,又如「春宵一刻值千金」故「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午餐的機會成本可能是金錢也可能是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