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王大華在國中時期每天都跟朋友鬼混,根本沒想過未來要何去何從。他在高中遇到一位非常關心他的老師,常常開導他「少不更事,老大徒傷悲」的道理,於是他打定主意要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他看了很多書,聽了不少演講,最後決定以這位老師為榜樣,作為人生的努力方向。王大華經歷了何種自我認同的發展歷程?
(A)混淆、迷失、定向
(B)迷失、追尋、定向
(C)追尋、迷失、定向
(D)迷失、混淆、定向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90798
統計:A(98),B(2333),C(14),D(174),E(0)

用户評論

【用戶】Latte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補充樓上:可從馬西亞的辨識認定類型論來判斷辨識有成(定向型)辨識預定(早閉型)辨識遲滯(未定型)辨識混淆(迷失型):無危機也無承諾,對職業與人生毫不關心

【用戶】Michael Chi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追尋"就是尚在尋求者【未定型】,即辨識遲滯;欲達辨識有成,都必須經過辨識遲滯,也就是中間是"追尋"的選項(B)。自我辨識的連續性發展情形, p327,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by 黃德祥

【用戶】不教英文的英文老師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王大華在國中時期每天都跟朋友鬼混,根本沒想過未來要何去何從。他在高中遇到一位非常關心他的老師,常常開導他「少不更事,老大徒傷悲」的道理,於是他打定主意要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他看了很多書,聽了不少演講,最後決定以這位老師為榜樣,作為人生的努力方向。迷失--追尋--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