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根據 Margaret Mahler 提出自體發展,邊緣型人格問題根源於下列哪一個階段?
(A) 個體性與情緒的客體恆常(individuality and emotional object constancy)
(B) 過渡性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
(C) 分離與個體化(separation and individuation)
(D) 正常性早閉(normal autism)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2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Hsin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資料取自 簡綾凡 《邊緣型人格疾患發展理論之探討》Arkowitz(1991)認為邊緣型人格疾患者,可以將未完成分離/個體化的人生任務為其病理的重要特徵之一;他提出邊緣型人格疾患者因個體化未完成而產生四種常見的心理困擾:1. 在內在世界的客體關係有嚴重的困擾。因體驗被併吞或遺棄,而導致不統整、被毀滅的感受持續威脅著個體。對遺棄產生的狂怒所導致的失落感,是最主要的情緒之一。2. 無法完成統整與維持客觀中立。3. 自我資源發展有限,因為低挫折忍受力、低焦慮容忍力,以致於運用高度否認、投射認同之防衛方式,此乃自我功能微弱所致。4. 「超我」發展不規則,特別是自我撫慰的無能化。

【用戶】Hsin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資料取自 簡綾凡 《邊緣型人格疾患發展理論之探討》Arkowitz(1991)認為邊緣型人格疾患者,可以將未完成分離/個體化的人生任務為其病理的重要特徵之一;他提出邊緣型人格疾患者因個體化未完成而產生四種常見的心理困擾:1. 在內在世界的客體關係有嚴重的困擾。因體驗被併吞或遺棄,而導致不統整、被毀滅的感受持續威脅著個體。對遺棄產生的狂怒所導致的失落感,是最主要的情緒之一。2. 無法完成統整與維持客觀中立。3. 自我資源發展有限,因為低挫折忍受力、低焦慮容忍力,以致於運用高度否認、投射認同之防衛方式,此乃自我功能微弱所致。4. 「超我」發展不規則,特別是自我撫慰的無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