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測驗編製者編題時,僅以多數族群特有的文化、語言或習慣為預擬的假想對象,因而造成不利於其他族群的測驗結果,此種測驗上的應用課題為何?
(A)測驗倫理(Ethical Issues in Testing)
(B)電腦化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
(C)個別化適性測驗(Individualized Adaptive Testing)
(D)試題差異作用(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DIF)。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31245
統計:A(67),B(43),C(172),D(796),E(0)

用户評論

【用戶】Perrine Chu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當測驗本身有缺陷,或是使用測驗的方法導致明顯對某一次群體的受測者分數有不同的意義時就會產生偏差。當這種缺陷證據從不同的次群體裡在解題規律上的證據被發現時,人們就用試題偏差(item bias)或差異性試題作用(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 DIF)表示。

【用戶】黃淳霖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Differential itemfunctioning (DIF)差別試題功能為運用統計方法,以決定是否所驗證的項目可以適當地檢驗不同族群受測者的能力,例如:男與女的比較,白人和黑人的比較。臨床意義:來自不同族群,但能力相同的個體,如果在答對某個試題上的機率有所不同的話,則表示該題目有偏誤的狀況(biased items),產生DIF現象,有DIF之題目會被刪除,因為此題目會對不同族群產生不同的影響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