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洲詞)關於本詩之理解,下列何者有誤?
(A)首句是說黃河彷彿從白雲間遠遠流來
(B)次句刻劃塞上孤高荒涼之景象
(C)第三句強調羌笛之音與楊柳之姿各具特色
(D)末句說明塞外無春。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7324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出塞〉語譯:從西望去,黃河的水源源而來,彷彿直上那蒼天白雲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這萬仞高山之側。胡地的笛音何必吹著〈折楊柳〉寄怨呢?溫暖的春風是不會吹過玉門關的。

【用戶】Pon Lin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黃河遠上白雲間, ~首句是說黃河彷彿從白雲間遠遠流來一片孤城萬仞山。 ~次句刻劃塞上孤高荒涼之景象羌笛何須怨楊柳, ~~~~胡地的笛音何必吹著〈折楊柳〉寄怨呢?春風不度玉門關。 ~末句說明塞外無春 .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賞析這首詩的前兩句寫的是涼州的景色,第一句裡,因為黃河的水勢是非常大、而且波濤洶湧,因此,遠遠望去,真是讓人分不清黃河的水是流上雲端,還是由天上往下流動。第二句則是靜態的描寫,在萬丈的高山上,只有涼州城孤獨的矗立在那裡,因此,更讓人感到山的高峻和涼州城的荒涼寂寞。最後的兩句,王之渙寫說,即使羌笛吹了千萬遍的「折楊柳曲」又有什麼用呢?因為「春風不渡玉門關」,在這個沒有春天的邊境裡,已經夠令人感傷了,在這整首詩裡,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那種思念故鄉和親人的感慨,讀起來真是令人覺得悲哀。 涼州詞1(又名"出塞")王之渙

【用戶】盧妍蓁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