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下列修辭,敘述正確者有那些?甲、『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與『退而甘食其土者,以盡吾齒』均有借代的用法。乙、『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均為互文。丙、『函匕首入秦劫始皇』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均有轉品的用法丁、『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與『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均為錯綜戊、『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與『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均運用鑲嵌。
(A)甲乙丙
(B)甲丙戊
(C) 乙丙丁
(D)甲丙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95818
書單:修辭-互文&排比、六國論、鑲嵌

用户評論

【用戶】曾靜如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甲  借代鼎鑊,原為烹飪器,古代用以烹殺的刑具。刀鋸鼎鑊皆為古代的刑具。宋˙蘇軾˙留侯論:「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談話或行文中,放棄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語句不用,而另找其他名稱或語句來代替,叫做「借代」。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按:「齒」借代「年歲」。乙  互文上下文的意義互相涵蓋,彼此補足,叫做「互文」。如:「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按:東西和南北是互文,指「到處」。 丙 荊軻感燕丹之義,「函」匕首入秦劫始皇。函本為匣子的意思,所以是名詞,這裡轉作動詞,意思為裝藏。君子不「齒」。 (名詞作動詞) 丁錯綜:把形式整齊的辭格,故意抽換詞面、交錯文句...

【用戶】官人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沒有嵌入虛字。所以不是鑲嵌。妄言之,姑聽之。

【用戶】帽帽-107新北上岸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甲蘇軾留侯論當韓之亡,當韓國滅亡時,秦之方盛也,秦國正是強盛,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採用各種嚴刑酷罰來對待天下的士人。柳宗元捕蛇者說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回家後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裏出產的東西,以盡吾齒。來度過我的餘年。乙柳宗元捕蛇者說悍吏之來吾鄉,兇暴的官吏來到我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到處吵嚷叫囂,到處騷擾,譁然而駭者,那種喧鬧叫嚷着驚擾鄉民的氣勢,雖雞狗不得寧焉。(不要說人)即使雞狗也不能夠安寧啊!蘇洵六國論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假使韓、魏、楚三國都能愛惜自己的土地,齊人勿附於秦,齊國不要去依附秦國,刺客不行,燕國刺客也不去行刺,良將猶在,大將李牧還健在,則勝負之數,那麼勝負的命運,存亡之理,...

【用戶】官人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勝敗的公算和存亡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