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曾經提出「學茍知本,六經皆我注腳」主張的是哪位理學家?
(A)陸象山
(B)王陽明
(C)周敦頤
(D)程伊川。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03787
統計:A(1754),B(590),C(373),D(18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經史子集01

用户評論

【用戶】Malone L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陸九淵(1139-1193)是「心學」的創始人,他提出「心即理」說,認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自己的心中,心是唯一的實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認為「心」和「理」是永久不變的。他又指出「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東南西北海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雜說》)。他試圖證明一切道德規範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永不變化的。其治學方法是「立大」,「知本」,「發明本心」;認為只要悟得本心,不必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在「太極」、「無極」問題和治學方法上,和朱熹進行長期的辯論。到了明代,他的學說由王守仁繼承發展,形成「陸王學派」。著作經後人輯為《象山先生全集》。

【用戶】Chanlder Ch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江西學派南宋陸九淵 陸象山1.陸氏之學,自稱因讀孟子而自得之。尊德性,重於“思”。是心學的創始人,他提出心即理。2.其治學方法為“立大”、“知本”、“發明本心”;認為只要悟得本心,不必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3.對心性說、修養說,與朱熹各執一端,遂有鵝湖之會,論辯是非。--------------------------------------------------------------------搶救國文大作戰 宋明理學

【用戶】持之以恆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下列「」中的詞語代替,哪一個選項錯誤? (A)王經理對於「栽培」後進,不遺餘力。栽培可改為「獎掖」。 (B)陸象山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 「註腳」可改為「箋注」。 (C)中國的駢體文「濫觴」於東漢,全盛於南北朝。 「濫觴」義同「發軔」。 (D)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斗牛」義同與「斗筲」。 Neuneu Chen 大二上 (2011/07/05) 81 「斗筲」比喻才識器量狹小 「斗牛」: 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用戶】Malone L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陸九淵(1139-1193)是「心學」的創始人,他提出「心即理」說, 認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自己的心中,心是唯一的實在,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認為「心」和「理」是永久不變的。 他又指出「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東南西北海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雜.....看完整詳解

【用戶】C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含義有二:第一,以心★★,...

【用戶】111金門正取感謝阿摩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5F錯的吧AB都是心學CD都理學

【用戶】111雙榜教師 超強筆記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陸九淵(1139-1193)是「心學」的創始人,他提出「心即理」說,認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自己的心中,心是唯一的實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認為「心」和「理」是永久不變的。他又指出「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東南西北海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雜說》)。他試圖證明一切道德規範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永不變化的。其治學方法是「立大」,「知本」,「發明本心」;認為只要悟得本心,不必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在「太極」、「無極」問題和治學方法上,和朱熹進行長期的辯論。到了明代,他的學說由王守仁繼承發展,形成「陸王學派」。著作經後人輯為《象山先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