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某媒體利用糖度計(折射計)檢測及解讀後,報導 250 ml 鮮乳中糖含量居然高達 10 顆方糖,請指出其謬誤的地方?(20 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56742
統計:A(231),B(25744),C(144),D(78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凱勒計畫

用户評論

【用戶】Pei-shan Wu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增強:增加良好的行為 正增強:給予喜歡的,以增加良好的行為 負增強:拿走不喜歡的,以增加良好的行為懲罰:減少不好的行為 正向懲罰:給予不喜歡的,以減少不好的行為 負向懲罰:拿走喜歡的,以減少不好的行為

【用戶】PEACE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負增強:拿掉不喜歡的正增強:給予好的

【用戶】dododo1212xd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懲罰有分成「施予式懲罰」和「剝奪式式懲罰」,「施予式懲罰」是施加學生不喜歡的事物,而「剝奪式懲罰」是移除學生所喜愛的事物,因而本題的「禁足」其實可以視為一種「剝奪式懲罰」(剝奪孩子出去玩的機會),當然也能解釋為「負增強」(以移除「禁足」的刺激來達到其正向的行為)。然而請注意本題的題幹:「根據Skinner的概念」,Skinner的操作制約論強調的是「增強作用」,未將懲罰分為「施予式懲罰」和「剝奪式式懲罰」兩種。

【用戶】敬手【每天都要努力一點OA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有看一些別人的詳解,和其他例題,最後自己整理出的表格,希望能幫助有效理解ovo之前看過一個題目,或許有點爭議,不過還是分享在此。例題:古時對「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會「從輕發落」是 ? A.消退 B.懲罰 C.正強化 D.負強化      答案是D 負強化解析方式:重點不要先看題目框起來的「戴罪立功」這詞,先注意「從輕發落」,判的刑是屬於一種不喜歡,討厭的事物,減輕懲罰就等同於拿走討厭刑(拿走不喜歡的),而使用這方法,目的是希望增加犯人立功(增加好的行為)。如果有任何錯誤,歡迎告訴我,謝謝你^  ^  (我也是之前錯了好幾回w終於受不了,想弄懂這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