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在教育研究中,哪一種方法比較強調研究對象背後意義的詮釋與理解?
(A)參與觀察法
(B)實驗法
(C)相關法
(D)調查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42754
統計:A(205),B(7),C(12),D(23),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Lofland 和Lofland(1984)則認為參與觀察是一種實地觀察或是直接觀察,研究者為了對一個團體有所謂的科學瞭解,而與該團體建立和維持多面向和長期性關係。「參與」並不是唯一的目的,卻是最低的要件之一。參與觀察的密集式訪談不是所謂的「結構性訪談」,而是一種「引導式訪談」。目的則在於從交談者豐富的資料獲取可以分析的素材,企圖瞭解受訪者對特定事件的想法或是觀點,同時也尊重的受訪者經驗反映。然而結構性訪談(例如:民意調查)則是對於特定事件或是情境進行二選一的選擇,強調順應規範的價值。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參與觀察法之特質 以特定情境和環境的圈內人角色,對人文意義關係所表現的特殊關心 以日常生活的情境和環境,作為研究本身和研究方法的基礎 強調解釋和理解人類存在的理論及理論推衍形式 開放式、彈性、機會主義,持續根據人類存在現實環境中的事實,重新定義問題的研究邏輯和方法 深入、屬性、案例式的研究方法及設計 以參與者的角色,與研究對象維繫良好關係 透過直接觀察,對現象進行有系統的資料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