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看法,學齡兒童可以開始學習數學加減乘除的運算,主要是 因為下列何種智力結構的發展?
(A)行為基模
(B)感覺基模
(C)象徵基模
(D)運思基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54612
統計:A(54),B(51),C(1118),D(718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認知發展

用户評論

【用戶】finnyching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可以借問一下為甚麼不是 象徵基模嗎?+-*/ 不是象徵符號嗎?還是因為重點在"運算"呢?

【用戶】finnyching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可以借問一下為甚麼不是 象徵基模嗎?+-*/ 不是象徵符號嗎?還是因為重點在"運算"呢?

【用戶】finnychi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可以借問一下為甚麼不是 象徵基模嗎?+-*/ 不是象徵符號嗎?還是因為重點在"運算"呢?

【用戶】一天一蘋果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Piaget認知發展四階段Shaffer(2002)認為Piaget 的基模可分為行為、象徵與運思三種,由比較具體的動作發展到抽象性思考。此三類基模其實就是Piaget 所說的四個發展階段,Piaget 用下列年齡代表階段來表明各時期的基模功能(Piaget & Inhelder,1969):1.感覺動作期→行為出生到兩歲時期,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主要由從本能性反射動作到目的性活動,此階段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及延後模仿的能力。2.前運思期→象徵兩歲到七歲時期,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能用符號代表實物,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且有自我中心傾向。3.具體運思期→運思七歲到十一歲時期,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來解決問題,且能理解守恆及可逆性的原理。4.形式運思期→運思十一歲以上時期,能做抽象及形式邏輯的思考,且能以假設驗證的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藍色部分為自己的理解~資料來源

【用戶】finnychi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可以借問一下為甚麼不是 象徵基模嗎?+-*/ 不是象徵符號嗎?還是因為重點在"運算"呢?

【用戶】一天一蘋果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Piaget認知發展四階段Shaffer(2002)認為Piaget 的基模可分為行為、象徵與運思三種,由比較具體的動作發展到抽象性思考。此三類基模其實就是Piaget 所說的四個發展階段,Piaget 用下列年齡代表階段來表明各時期的基模功能(Piaget & Inhelder,1969):1.感覺動作期→行為出生到兩歲時期,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主要由從本能性反射動作到目的性活動,此階段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及延後模仿的能力。2.前運思期→象徵兩歲到七歲時期,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能用符號代表實物,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且有自我中心傾向。3.具體運思期→運思七歲到十一歲時期,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來解決問題,且能理解守恆及可逆性的原理。4.形式運思期→運思十一歲以上時期,能做抽象及形式邏輯的思考,且能以假設驗證的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藍色部分為自己的理解~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