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透過行為的執行,人們反而被行為的結果所制約,這是哪一種理論?
(A)古典制約
(B)操作制約
(C)社會學習
(D)行為塑造。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80045
統計:A(442),B(2408),C(55),D(18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制約、操作制約

用户評論

【用戶】賴文菁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古典制約」跟「操作制約」最大的差別在對於「學習」的看法不同。古典制約學派認為刺激就有反應(ex.巴夫洛夫的狗),但操作制約是強調「經過學習」,使「行為出現次數上的改變」。(ex.正面增強、負面增強、懲罰、削弱)操作制約:例如-某班上的學生遲到1次扣操行分1分,未戴校牌扣1分,如果扣上5分,則要自己花6元錢買一桶純淨水扛上教室供大家飲用。所以,以上的犯錯情形就會減少古典制約﹝聯想法﹞Classical conditioning:定義:動物對牠的環境產生的無意識反應,牠的反應不會影響結果。ex:聽到救護車聲音→直覺讓開車道→但無論你讓不讓車道,都不會改變有人受傷的結果ex:看到空飯碗→聯想到吃飯→很High→但很High,不會改變飯碗是空的e...

【用戶】丘小孟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是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改變的過程與方法,又被稱為工具制約或工具學習。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有所不同,操作制約的作用對象,是個體原來就已經自願進行的行為;而古典制約則是使個體產生非自願反應的作用。

【用戶】Chiang Yu Ch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好好 古典制約跟操作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