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控弦而戰,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間》)
【題組】文中首句「人皆弔之」,是因為馬無緣無故地:
(A)被胡人殺死
(B)被賣給胡人
(C)跑進胡人地區
(D)混入胡人馬群之中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27619
統計:A(41),B(22),C(382),D(80),E(0)

用户評論

【用戶】iiiloveyo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住在國境邊界附近有個善於養馬的人,有一天,他所養的馬忽然逃到胡地去了。鄰居們都前來安慰他,以表同情,但在他父親眼裡卻不把事情想得太悲觀,他告訴兒子:「其實沒什麼好難過的,不一定我們失去了馬,卻帶來其他的好處,這正是我們的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走失的馬居然帶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鄰居們又趕來道賀。可是他父親卻說:「我們不必高興太早,不一定這會是災禍來臨的預兆呢!」果然不過幾日,老翁的兒子在騎馬時跌斷了腿。他的鄰人們皆為他的不幸感到難過。老翁看著兒子,也安慰地說:「你雖跌斷了腿,但或許這會帶給你在其他的事情上有所轉機也不一定。」日子匆匆過了一年,胡兵入侵,在邊境的年輕人都被召去作戰,大部分的人都不幸戰死。只老翁的兒子卻當年瘸了腿,而保全住性命。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或「塞翁失馬」,用來比喻因禍得福,或者福禍相因,難以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