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 英國的社會流動和貧困兒童委員會調查發現,在 1991 年及 1992 年出生的五十多萬名學生中,有將近八千名家境不佳的學生,在小學時英文與數學考試拿到最高分,但其中只有九百人後來進入菁英大學;另約有兩千名「最聰明但來自最窮家庭的孩子」,沒有進入大學。下列何者的理論最能說明此一調查結果?
(A)鮑亞士的文化相對論
(B)普特南的社會資本論
(C)葛蘭西的文化霸權論
(D)布迪厄的文化資本論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76489
統計:A(110),B(546),C(179),D(760),E(0)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106年考的,純以字面上來推的話(A)鮑亞士的文化相對論      文化:就是教育、教養、素養、中國文化、台灣文化、西方文化之類的意思。相對論:以觀察者或觀察點,對事物做出比較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對被觀察的事物只做出比較,而不做出實際的數值或是說無實際數值可計算的概念。(B)普特南的社會資本論    社會資本:就是人際關係的資本,決定你的價值。這個有看過。(C)葛蘭西的文化霸權論     就文化來統制下等的人民。上流社會文化,統制下流社會的階層思想。例如如英文…國際舞等上流社會會的技藝,決定你的文化素養社會地位價值。  光從 文化霸權 字義來推測其義思。你不會上流社會的國際舞、英文、小提琴,就是下等人就對了或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