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鮮矣。」句中第二個『惡』字,其詞性、音義同於:
(A)吾聞君子好好而「惡」惡,樂樂而安安,是以能有常。
(B)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C)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不足與議也。
(D)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4249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史黛西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吾聞君子好好而「惡」惡,樂樂而安安,是以能有常ㄨˋ動詞,憎恨、討厭。

【用戶】周汝滄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我跟二樓想的一樣

【用戶】黃雨璇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因此當我們愛好一個人,同時能夠了解他的毛病缺點,並於必要時給予諫言使之改過;反之對我們所討厭或輕賤的人,仍然能夠找出他的美好優點,並且以其優點來褒勉他,像這樣有公正的人,天下實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