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下列有關《史記》一書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受左丘明撰寫《春秋》一書的啟發
(B)採編年體的編纂方式
(C)<太史公自序>置於全書最末,是《史記》一書的總序
(D)《史記》的書名,係由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所命名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2636
書單:史書體例、史記的簡介、史記

用户評論

【用戶】Yuyin P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D):"史記"一詞原為古代史書的通稱,司馬遷書本名"太史公書",亦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魏晉以後┤案稱其為史記,遂成專稱。

【用戶】又子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受左丘明撰寫《春秋》一書的啟發哪裡錯?

【用戶】Show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回答5F司馬遷撰寫史記的動機:1. 完成其父志業 2. 受孔子作 <春秋的啟發 :《春秋》對司馬遷影響之重大,直接反映在其著《史記》時材料選擇的標準及目的上。太史公生前遺命「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告知司馬遷要以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為記載重心,但何以為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司馬遷則求解於春秋,自言「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際,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春秋辨是非的特色,正是其長於治人的原因,故司馬遷曰「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說明了春秋作為禮義之準繩,對人倫分際的規範與影響是絕對權威的左丘明撰寫的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傳》。故司馬遷是受孔子影響而不是受左丘明啟發的。

【用戶】姵廷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受孔子撰寫《春秋》一書的啟發+完成其父志業(B)採紀傳體的編纂方式(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C)<太史公自序>置於全書最末,是《史記》一書的總序(D)《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