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弗雷勒(P. Freire)認為沒有對話就沒有溝通,沒有溝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下列有關弗雷勒對於師生對話之敘述,何者正確?
(A)師生的對話存在於政治和文化價值中立的環境中
(B)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須積極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
(C)師生對話能促使學生檢視日常生活中視為理所當然的假定
(D)當師生間的知識與價值出現巨大差異時,須採傳統上對下講課方式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15738
統計:A(448),B(122),C(1478),D(17),E(0)

用户評論

【用戶】106小雯幼教師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批判教學論)的代表人物: ─弗萊勒(P. Freire, 1921-1997)巴西著名成人教育學者。代表作為《受壓迫者教育學》認為教育是一種“自由的實踐”,是一種「解放教育」(liberatory education),在這種教育中,其所提供的是一個公開的「論壇」,在其中學生、教師與社區可以自由地想像、實踐權力。使所有參與教育的人都能「強化」(empower-ment),      1.  受壓迫者教育學      2.重視語言的力量,認為識讀(literacy)具有政治解放功能       3.重視文盲教育,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使個人人性化與意識覺醒的西方思想家      4.對話式教學  教師--學生,學生--教師       5.曾在巴西致力於農民教育,促其增權賦...

【用戶】堅決不販賣詳解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A:衝突理論派的社會環境不可能永遠價值中立,因為有不對等(衝突)所以才需要對話。B:教育不該完全上對下灌輸。D:須採師生對話方式。

【用戶】Yao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Freire:師生對話;互為主體:愛、謙遜、批判思考

【用戶】Mei Shiuan Wu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巴西批判教育學家—弗雷勒(P. Freire)         1. 主張: 「文字就是世界」,有甚麼樣的教育文字,就有怎麼樣的世界。(1)  在《受壓迫的教育學》一書中主張,受壓迫者必須透過對話才能尋求自我解放、覺性與實踐,對話是基礎的愛。(2) 對話三層面—「命名、反省、行動」。主張「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3) 反對囤積式教育,主張「提問式教育」。師生平等對話(弱架構),以達師、生共同進步、教學相長。整理自: 歐文 教綜p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