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7. 《幽夢影》說:「如何是獨樂樂,曰鼓琴;如何是與人樂樂,曰弈棋;如何是眾樂樂,曰馬弔。」請問具有「眾樂樂」襟懷的選項是:
(A)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B)憂以天下,樂以天下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D)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64301
統計:A(50),B(349),C(63),D(36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三角形的內外角

用户評論

【用戶】Karry Li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中國古代就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云:「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這裏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於民本思想,是針對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於緩和封建統治者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維護封建社會的安定,客觀上也有利於人民。他的「憂君」思想,雖然帶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著借鑒和教育意義。

【用戶】Yeh(絕不販賣詳解)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論語 ‧ 季氏第十六》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白話解:孔子說:「對人有益的快樂有三種,對人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言談舉止喜歡以禮節和音樂的精神來節制、喜歡稱贊別人的好處、喜歡結交賢能的朋友,這些都是有益的;喜歡縱情享受的快樂、喜歡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快樂、喜歡飲酒征逐的快樂,都是有害的。」(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  [譯文] (孟子說:)以人民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人民也一定會以他的快樂為快樂﹔以人民的憂慮為憂慮的人,人民也一定會以他的憂慮為憂慮。樂與天下人民同樂,憂與天下人民同憂,做到了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的人,是決不會有的。

【用戶】Jessica Lin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不懂此題意思,有哪位好心人可再解釋嗎?謝謝!

【用戶】Redred Huang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大意】:怎樣是自己一個人欣賞音樂的快樂?這就是「彈琴」;怎樣是和別人一起快樂?這就是「下棋」;怎樣是和眾人一起快樂?這就是「打牌」。【解釋】:獨「樂樂」:欣賞音樂的快樂,ㄩㄝˋ ㄌㄜˋ。馬弔:明末清初盛行的紙牌遊戲,演化成今之麻將牌。【補充】: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宣王曰:「不若與人。」孟子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宣王曰:「不若與眾。」(典出《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本則斷章取義,作者張潮藉孟子對「欣賞音樂」的三種形式,風趣地套用在娛樂的三種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