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又稱連續漸進法,指運用嘗試錯誤和操作制約中得增強、消弱、刺激、辨別等原理建立新行為的過程
(A)行為塑造
(B)行為鎖鍊
(C)代幣制度
(D)普里馬克原則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4939
統計:A(9267),B(232),C(147),D(114),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逐步養成、操作條件件用、豫時遜摩

用户評論

【用戶】吳小洋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行為鎖鏈-先教最後的反應,此反應為唯一接受原級強化的反應,每一個反應為下一個反應的區辨刺激,並也是前一個反應的條件強化物

【用戶】白世輝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不是點A嗎??

【用戶】ovulmo000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所以正確答案是??

【用戶】DianaHung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1、行為塑造(shaping  of behavior):  將行為反應分解動作,依序分別學習,達到預期的行為反應,又稱為「連續漸進式」。例如:以敎孩子穿衣服為例,當孩子學會將手套入左邊衣袖中時,教師給予獎賞;學會套右邊時,給予獎賞;漸漸的孩子學會扣第一個釦子,老師給予獎賞,依照這個方式學習整個穿衣服之方法,教師依序給予獎賞,進而學會穿衣服這個行為。2、行為鎖鍊:  行為連鎖,就是一種習慣性或自動性的複雜行為,如打字、彈琴、走路、跑步等,都是將多重反應串聯起來,像連鎖一樣。第一個動作結束後,立刻引起第二個動作。這種現象就稱為行為連鎖。例如:彈鋼琴時,先學會右手彈法,再來是學會左手,到後面兩手都會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