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我國文人雖然常在苦難之中,但也有真心感受喜悅的時刻。下列諸位古代名人關 於「樂」的感受與看法,其中詮釋正確的選項是:
(A)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 浮雲。」——與其不義而富且貴,孔子寧可安貧樂道,享受粗茶淡飯之樂。
(B)盖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倶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 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 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認為統一天下的人生至樂一般人無緣享受,只 好退而求其次,追求君子三樂。
(C)范仲淹:「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范仲淹認同遷客騷人先憂後樂之襟懷,藉以規勉老友勝子京,並激勵自己。
(D)蓝盤:「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 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蘇轍指張夢得的快樂是坦然自得,不 以物傷性,縱情山水而能自得其樂,已超乎一般騷人思士之上。
(E)柳宗元:「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嶁為類,悠悠乎與灝氣倶,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柳宗元由西山之獨特,領悟到禍福相 倚的道理,因而在開闊的視野中,平撫了懷才不遇的悲傷。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6),B(0),C(4),D(2),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