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關於先秦農家的敘述,何者為非?
(A)主張農事應分工進行,才能有所收穫
(B)提倡君民並耕,不分彼此
(C)《漢書‧藝文志》以為出自農稷之官
(D)代表人物有許行、陳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52549
統計:A(878),B(199),C(111),D(17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九流十家、漢書藝文志、九流十家的介紹

用户評論

【用戶】Gina Zhuang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Chung You-Cheng 小四下 (2012/09/01 10:36):讚0人讚!供參我所查到關於先秦農家主張分工合作的部份,「許行從代表貧苦農民的利益和要求的立場出發,在社會分工的基礎上,提出以農產品與手工業產品交換,實行『市賈不二』的原則。」另《孟子》中有記載關於陳相和孟子的思想辯論,從《孟子》中對於農家學派經濟思想的記述來看,分為第一,主張人人自食其力,否認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分工,  誰都不能夠依靠剝削別人勞動維持自己的生活。第二,肯定農業與手工業之間一定程度的分工合作,允許有專業的手工業者,  認為手工業與農業之間某些商品的交換是必須的。結論: 農家學派認為無論是誰,在農事上應自食其力(君民並耕),    然...

【用戶】Li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中國古代思想家關於職業、勞動等社會分工與生產過程內部分工的觀點和主張。  先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勞動與職業的分工日益細緻。據《考工記》記載,春秋時期木工分為七類,金工分為六類,皮工分為五類,染工分為五類,玉工分為五類,陶工分為兩類。戰國時期手工業分工門類就更多。分工的擴大促進了城市的發展與工商業的繁榮,使手工業逐漸脫離農業向城市集中,自由工商業者不斷湧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也日漸明顯,出現了“士”的階層。社會分工迅速發展的客觀存在,在先秦思想家的頭腦中得到了生動的反映。先秦諸子除道家與早期農家反對分工外,其餘均贊成分工。

【用戶】Gina Zhuang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Chung You-Cheng 小四下 (2012/09/01 10:36):讚0人讚!供參我所查到關於先秦農家主張分工合作的部份,「許行從代表貧苦農民的利益和要求的立場出發,在社會分工的基礎上,提出以農產品與手工業產品交換,實行『市賈不二』的原則。」 另《孟子》中有記載關於陳相和孟子的思想辯論,從《孟子》中對於農家學派經濟思想的記述來看,分為第一,主張人人自食其力,否認腦力勞動和體.....看完整詳解

【用戶】Li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中國古代思想家關於職業、勞動等社會分工與生產過程內部分工的觀點和主張。  先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勞動與職業的分工日益細緻。據《考工記》記載,春秋時期木工分為七類,金工分為六類,皮工分為五類,染工分為五類,玉工分為五類,陶工分為兩類。戰國時期手工業分工門類就更多。分工的擴大促進了城市的發展與工商業的繁榮,使手工業逐漸脫離農業向城市集中,自由工商業者不斷湧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也日漸明顯,出現了“士”的階層。社會分工迅速發展的客觀存在,在先秦思想家的頭腦中得到了生動的反映。先秦諸子除道家與早期農家反對分工外,其餘均贊成分工。

【用戶】Gina Zhuang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Chung You-Cheng 小四下 (2012/09/01 10:36):讚0人讚!供參我所查到關於先秦農家主張分工合作的部份,「許行從代表貧苦農民的利益和要求的立場出發,在社會分工的基礎上,提出以農產品與手工業產品交換,實行『市賈不二』的原則。」 另《孟子》中有記載關於陳相和孟子的思想辯論,從《孟子》中對於農家學派經濟思想的記述來看,分為第一,主張人人自食其力,否認腦力勞動和體.....看完整詳解

【用戶】Li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中國古代思想家關於職業、勞動等社會分工與生產過程內部分工的觀點和主張。  先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勞動與職業的分工日益細緻。據《考工記》記載,春秋時期木工分為七類,金工分為六類,皮工分為五類,染工分為五類,玉工分為五類,陶工分為兩類。戰國時期手工業分工門類就更多。分工的擴大促進了城市的發展與工商業的繁榮,使手工業逐漸脫離農業向城市集中,自由工商業者不斷湧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也日漸明顯,出現了“士”的階層。社會分工迅速發展的客觀存在,在先秦思想家的頭腦中得到了生動的反映。先秦諸子除道家與早期農家反對分工外,其餘均贊成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