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2) 

= _____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83308
統計:A(989),B(4186),C(121),D(4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教學策略

用户評論

【用戶】李健美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答案無誤喔!!因為想要獲得注意而表現出不良的行為,應該採取"削弱",如果選擇A 回應他的話,會變成你在增強他的不良行為,這樣的話以後他只要想獲得注意的時候就會採取"不良行為"來引起注意。相對的當他出現不良行為想引起注意的時候,不理睬該行為(削弱),他便會慢慢的減少使用不良行為來引起注意,最後不再出現不良行為。

【用戶】蔣小安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不理睬)不就也以可等於(假裝不存在)的(消弱)嗎!!!!   小小疑問!!

【用戶】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重點應該是後面~不理睬該「行為 」--只忽略學生行為問題,但是好行為可以關注。假裝「該生不存在」--不論行為好壞,都不予以理會。

【用戶】太問徑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好像容易跟  學生的權力需求.獲得注意力  那個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