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 下列哪一項敘述不屬於課程本位評量的特徵?(A)評量的目的可做為教師教學的決定 (B)測驗的材料取自於學生的學習經驗(C)相同的內容可以重複施測 (D)能診斷學生學習的困難所在

【評論內容】

課程本位評量基本條件有三:

1.測驗材料選自學生的課程中。

2.必須經常性且重複施測。

3.測驗結果用來做教育上的決定。

【評論主題】55. 媽媽每次站在小胖房門口,不出聲盯著小胖的書桌不離開,小胖就會不耐煩的說「好啦,好啦」,並開始動手整理書桌。媽媽的行為屬於?(A)古典制約 (B)負增強 (C)消弱 (D)剝奪

【評論內容】

行為結果呈現的是移去或避免嫌惡的負增強物。小胖為了不想被""媽媽盯""<---負增強物

所以就""整理書桌""<---負增強的結果

【評論主題】有一妙聯為「好讀書時不好讀書,好讀書時不好讀書。」若依文意推斷,四個「好」字,聲調應分別為:(A)四聲、三聲、三聲、四聲 (B)三聲、三聲、四聲、四聲 (C)三聲、四聲、四聲、三聲 (D)四聲、四聲、

【評論內容】上聯:一個人年輕的時候, 耳聰目明, 精力充沛, 這時候是讀書的好ㄏㄠˇ時機; 可惜有人不知道讀書的重要, 只知道玩樂, 不喜歡讀書, 這叫不好ㄏㄠˋ讀書.下聯:年老時才知道讀書的重要, 而喜歡讀書, 但是因為耳聾眼花, 力不從心, 不能好好ㄏㄠˇ讀書

【評論主題】50.下列那一句成語不是形容貧賤?(A)甕牖繩樞(B)冬裘夏葛(C)鶉衣百結(D)甑塵釡魚

【評論內容】

冬裘夏葛---

冬天穿皮衣,夏天穿葛麻衣,適應季節的衣服,泛指美服。或指處事能因時制宜。

【評論主題】47.當身心障礙兒童有不適當行為時(如擁抱異性或撫摸自己的私處),最好的處理的方法是:(A)運用增強系統來改變行為(B)以處罰的方法以遏止不當行為的出現(C)控制環境以降低不當行為的出現(D)教導自我

【評論內容】

這題應該不是不能選(D)

而是相較之下~(C)選項比較好

因為自我管理策略

可能不是每個身心障礙兒童都能學會

(C)選項的控制環境~是"前事控制策略"

可是消除或減少問題行為

例如:可以安排孩子喜歡的正當活動~讓他專注從事活動~就不會有心思去做出問題行為

【評論主題】14. 選出正確的成語釋義:(A)洪喬之誤:喻婚姻佳期被耽誤 (B)龍蟠虎踞:比喻兩方勢均力敵 (C)東山之志:意謂有心捲土重來 (D)童顏鶴髮:比喻老年人身體健康。

【評論內容】

洪喬之誤-表示遺失了投寄的書信

龍蟠虎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東山之志-隱居不仕的志願

【評論主題】11.學生不當行為之「功能性評量」,其中「功能」一詞,其意義最接近下列哪一個敘述?(A)行為之強度 (B)行為之目的 (C)行為對其生活適應的影響程度 (D)行為之可改變性

【評論內容】

功能性評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假設:

1.問題行為的發生和其情境有關

2.問題行為的發生有其目的或功能

也就是說,學生會出現問題行為,必是為了達到某目的,

因此,這題的"功能"指的就是行為目的。

【評論主題】41.關於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以下何者錯誤?(A)智力正常或正常以上(B)成績排名最後(C)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D)排除感官、智力、情緒、文化不利或教學不當等因素之影響

【評論內容】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

第一個鑑定基準就提到

"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

【評論主題】17. 就概念意涵來分析,「教學」之有別於「灌輸」的基本要素是:(A)意向(intention) (B)成功(success) (C)練習(practice) (D)理性(rationality)

【評論內容】

陳嘉陽-教育概論-中冊裡面有提到

「灌輸」是一種""不合理性""的方法,教師採專斷獨裁。

所以答案應該是選D沒錯!

【評論主題】83.對於使用助聽器之重聽兒童,老師對他說話時最好:(A)大聲一點 (B)口型要誇張一點 (C)多使用圖片、手勢、表情 (D)以上皆是

【評論內容】

幫聽障兒童進行讀唇讀話方面的訓練時教學注意事項有提到

"以正常的速度和口形指導聽障學生,不需用誇張的口形,因多數溝通情境都是在自然的情境下進行的"

所以(B)是錯的。

至於(A)選項~以前聽障實習前,我們老師有千交代萬交代,

講話用一般音量就好~不用放大聲音。

【評論主題】15.下列哪些障礙學生比較容易在陌生的環境迷路和走路碰撞桌椅等問題?(A) 智能障礙、肢體障礙 (B)視覺障礙、學習障礙(C) 肢體障礙、學習障礙 (D)肢體障礙、視覺障礙

【評論內容】

(D)很明顯是誘答選項

"肢體障礙"的學生可能會有走路碰撞桌椅的問題

但是他們應該是不容易迷路啊~因為眼睛看得見....頭腦也清楚

到陌生環境應該是和一般人一樣,只是行動慢了點罷了!

所以推翻了題目.....不能選!!!!!!

(B)學習障礙

由於有"知覺"、"知覺動作協調"的問題

部分有"知覺"問題的人~

寫字可能會左右不分~字形顛倒~

這樣的障礙可能會影響他們在陌生環境中的辨識能力

部分有"知覺動作協調"問題的人

就可能有走路碰撞桌椅的問題

【評論主題】4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常用以表示:(A)人生立志,理想務求遠大(B)戀人盟誓,心中再無他人 (C)歸隱山林,絕意紅塵俗事 (D)先憂後樂,仁心廣被天下

【評論內容】

這是一首悼亡詩,詩人元稹是為了表達了對亡妻韋蕙叢的深情懷念,而作此詩。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評論主題】33. 下列何者不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A)高行健 (B)泰戈爾(C)米蘭昆德拉 (D)大江健三郎

【評論內容】米蘭昆德拉曾獲得六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獲獎。

【評論主題】31.請問下列何者是高登(T. Gordon)的教師效能訓練中所建議使用的技巧?(甲)積極聆聽 (乙)我─訊息 (丙)暫停 (丁)破唱片法(A)甲丁 (B)乙丙 (C)丙丁 (D)甲乙

【評論內容】

破唱片法----老師像破唱片一樣,一再重複說出要學生遵守的事項,當學生想要以身試法時採用。

此方法出自:肯特-果斷訓練模式

【評論主題】35.大學校院設系分組以培育各行各業人才,美國社會學家帕森士(T. Parsons)將此種「學校的功能」稱為什麼?(A)育才功能 (B)複製功能(C)選擇功能 (D)生產功能

【評論內容】

Parsons提出教育有「社會化」和「選擇」的功能

其中「選擇」指根據社會的結構與需要,將每個人按其性向與能力分配到社會上適合的位置。

這也就是題目中大學設系培養各行各業人才的原因囉!

出自 陳嘉陽 教育概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