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6.下列詞彙,何者與中國古代圖書形制的演進有關?(A)葉子 (B)楔子 (C)交子 (D)會子

【評論內容】

(A)紙卷之長動輒逾丈,舒捲維艱,故圖書之形制隨而改進之。其途有二:一種將卷子解散復成單紙,即繕抄後不粘成長幅,此即宋人所謂之「葉子」,係仿佛教貝葉經式。中國書之一張稱為一葉,導源於此。nn(B)章回小說多有楔子,取意製作木器的楔子。楔子的意涵寫在篇首,用來引領讀者進入正文,是加強結構的補充說明。元雜劇中也有"楔子"的應用,推測原因是限於雜劇一本四折的格局,藉此得到一種伸縮補充的餘地。 

(B)章回小說多有楔子,取意製作木器的楔子。楔子的意涵寫在篇首,用來引領讀者進入正文,是加強結構的補充說明。元雜劇中也有"楔子"的應用,推測原因是限於雜劇一本四折的格局,藉此得到一種伸縮補充的餘地。

(C)北宋年間已出現世界上最早正式發行的紙幣「交子」,就是「票錢」的意思,為張咏所創,是改進唐朝的「飛錢」而來,但因印刷過量導致通貨膨脹,哲宗後逐漸廢止。

(D)會子是中國南宋時的紙幣,紹興三十年於臨安首度發行。

【評論主題】25.有關中國繪畫藝術,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王維開後代文人畫的先河,被奉為山水畫南宗之祖。?(B)吳道子是盛唐最傑出的畫家,有「畫聖」之稱,擅畫人物、山水。(C)唐代設立翰林圖畫院,形成嚴密精細、

【評論內容】

(A)王維: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擅長以抒情手法描繪山水,稱為「水墨山水」。成為後來繪畫史上「南宗」的遠祖。流傳作品有《輞川圖》等摹本。

(B)吳道子(宗教美術)

技巧運用「蘭葉描」。所畫人物營造衣帶飄舞的結果,被稱為「吳裝」或「吳帶當風」。作品以壁畫為主,現今都以亡佚,只剩《送子天王畫卷》。後人喻為「畫聖」。

(C)院體畫,簡稱院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狹義上是指中國古代皇室宮廷畫家的繪畫作品,廣義上則包括宮廷繪畫在內和受到宮廷繪畫影響的中國傳統繪畫的一個類別,以及傾向於中國古代宮廷繪畫的這種畫風。院體畫風格多以工整細膩、細節繁複而寫實逼真為主。

院體畫在宋朝最為鼎盛,宋朝前期各朝亦有一定數量的宮廷畫師。宮廷...

【評論主題】27.有「中國十六世紀的莎士比亞」之稱,其代表作品有《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的作家是:(A)孔尚任 (B)湯顯祖 (C)洪昇 (D)李漁

【評論內容】

(A)北方曲阜的孔尚任,著有《桃花扇》。與《長生殿》作者洪昇齊名,俗謂「南洪北孔」。

(B) 湯顯祖:注重曲文,作品充滿浪漫色彩。代表作:「玉茗堂四夢」(「臨川四夢」):《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

(C)南方錢塘的洪昇,著有《長生殿》。

(D)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後人常稱之蟹仙。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曾經評定《四大奇書》。

中國章回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西遊記》的合稱,李漁曰:「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

【評論主題】28.下列有關中國傳統兒童啟蒙讀物的敘述,錯誤(A)《百家姓》在宋代已用作蒙學教材。的是:(B)《學古編》是元朝的吳丘衍著,敍述有關地理、歷史及博物的常識。(C)《三字經》相傳是南宋的王應麟所著,介紹

【評論內容】

(A)《百家姓》是一本關於漢姓的書,成書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B)元代吾丘衍著《學古編》,二卷,首列「三十五舉」,次載「合用文集品目」以及「附錄」,敘述篆、隸書體的演變及篆刻知識。吾丘衍的印風代表了篆刻藝術發展的主流,他亦因著有「三十五舉」而成為中國篆刻史上印學研究的先驅。

(C)南宋‧王應麟《三字經》,內容大都採用韻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如唱兒歌,用來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時人覺得本書內容很好,紛紛翻印,因此廣為流傳,歷久不衰,直至今日...

【評論主題】24.下列有關中國古代醫藥的敘述何者有誤(A)扁鵲最先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B)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麻沸散。(C)李時珍《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D)孫思邈被稱為「

【評論內容】

(A)扁鵲:總結「四診」理論,最早採用「望、聞、問、切」,後世尊為「神醫」。

(B)華佗:「刮骨療傷」,精於外科手術。發明「麻沸散」、「五禽戲」。

(C)李時珍與扁鵲、華佗、張仲景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醫。

(D)

孫思邈:著有《大醫精誠》、《千金要方》(《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後世尊為「孫藥王」。

張仲景:在扁鵲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四診」理論。著有《傷寒論》、《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主要是論述內科、外科、婦科等雜症),提出「八辯論證」和「六經論治」,「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 後世尊為「醫聖」。

【評論主題】18.《天工開物》記載了中國古代各項的生活技術,這本書是何人所編寫?(A)漢朝 魯班 (B)北魏 酈道元 (C)明朝 徐光啟 (D)明朝 宋應星

【評論內容】

(A)

魯班,是春秋末葉著名工匠家,被後世尊為中國工匠師祖。據說魯班出生於魯國的一個世代大家族——公輸族,由於他是魯國人,又被稱為魯班或者魯般

(B)

酈道元,字善長,范陽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著有《水經注》,是著名的文學與地理學大作。

(C)

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聖名保祿,諡文定。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人,明朝末年儒學、西學、天學、數學、水利、農學、軍事學等領域學者,科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明朝天主教教友領袖,於崇禎朝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任上病逝於北京。他與利瑪竇合作漢譯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前6卷,其晚年心血的主要工作是編纂集中國古代農學之大成的《農政全書》...

【評論主題】16.下列對中國戲曲的敘述,正確的是:(A)黃梅戲是地方戲曲 (B)砌末指動作,賓白指對白(C)生是女主角,旦是男主角 (D)越劇又稱河南梆子

【評論內容】

(A)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戲曲劇種。黃梅戲原為安徽省安慶市一帶的地方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迅速發展成對全中國有影響力的劇種,並揚名海外。2006年黃梅戲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

(B)

中國傳統戲曲舞臺上所應用的一切陳設裝飾及器物,統稱為「砌末」,簡寫作「切末」。砌末一詞,在元雜劇即已有之。

賓白是古代傳統戲曲劇本中的說白 。 傳統戲曲藝術以唱為主,所以把說白叫做賓白。 明徐渭 《南詞敘錄》:“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一說“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

(C)

1. 生 -又稱為鬚生, 劇中的男性, 多為正派角色.例如: 老生(年長)、小生(年輕)、武生(會武功...

【評論主題】11.關於尾牙的描述,以下何者為非(A)指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這天。?(B)商家、公司行號老闆宴請員工,以犒賞員工一年來的辛勞。(C)以往尾牙宴上雞頭若朝向某員工,表示此人在年後將會被辭退。(D)按傳統

【評論內容】

做牙,又稱牙祭、尾牙、做禡,是指傳統中,每個月兩次的土地神祭祀活動,因民間認為土地神是地方的財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高朋滿座,客似雲來[1]。而有別於舊曆初一、十五祭祀一般神祇,土地神的祭祀日為每月的初二、十六,稱為「做牙」,商家大多會作牙,主要以三牲(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神。

一般以二月二日土地神誕日為起點,開始「做牙」,稱為「頭牙」[2],然後一路做到十二月十六,則稱為「尾牙」[3],也就是演變為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年尾宴。而古代中國商家「做牙」完,總會把祭拜過土地神的肉類,分送給員工食用,俗稱「打牙祭」。

倘若公司決定在新的一年解僱某位員工,在尾牙的宴會上,會把菜餚中雞的嘴指向他(或...

【評論主題】9. 「三伏貼」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醫溫灸療法,通常使用在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候,24節氣中何者為天氣炎熱的最高峰?(A)夏至 (B)小暑 (C)大暑 (D)處暑

【評論內容】

(A)夏至-白天時間最長,黑夜最短,中午太陽位置最高(B)小暑-天氣漸漸炎熱,但還未到達最熱(C)大暑- 天氣炎熱到達最高峰(D)處暑-暑氣到此漸退,秋意漸濃

【評論主題】4. 有關鄭成功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A)原名鄭森,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B)擊敗西班牙在臺灣大員(今臺南市)的駐軍,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C)聽聞西班牙人在菲律賓殺戮與掠奪

【評論內容】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南明政權的將領。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因受永曆帝敕封為延平王,而稱鄭延平。其孫鄭克塽追諡為潮武王,後世則多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開山王、東寧王等。

自從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在小金門(今金門縣烈嶼鄉)起兵抗清後,鄭軍轉戰浙、閩、粵等行省東南沿海,多次幫助明朝宗室與民眾渡海定居台灣及東南亞各地。此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幫助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確有很多海外華商採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然而,統領數萬人的大軍抗清,卻始終無法取得較大的根據地,鄭成功被迫必須...

【評論主題】1. 魯夫想要到澳洲遊學,朋友們包了紅包送他,這種給遠行者的禮物稱為:(A)彌敬 (B)程儀 (C)粉儀 (D)喬儀

【評論內容】

(A)彌敬-送小兒滿月禮物的題詞。

(B)程儀-送給出門旅行人的路費或禮物。

(C)粉儀-恭祝別人女兒出嫁的禮金紅包表面。(D)喬儀-賀人遷居的贈禮。

【評論主題】6. 古代結婚,茶是聘禮之一,其用意是:(A)以備新娘拜見男方親友奉茶之用。(B)茶樹栽培只能下種,不能移植,取其矢志不移的含意。(C)茶是開門七件事之一,生活必需品。(D)茶入口生津甘美,象徵人生回

【評論內容】

茶曾是中國傳統婚禮中重要的聘禮,謂為"茶禮"。茶在民間婚俗中歷來是「春節、鑑定、多子多福」的象徵。

《茶疏》中說:「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結婚以茶為禮,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認為,茶樹只能以種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歷代都將「茶」視為「至性不移」的象徵。

因「茶性最潔」,可示愛情「冰清玉潔」;「茶不移本」可示愛情「堅貞不移」;「茶樹多籽」可示愛情「綿延繁盛」;「茶樹又四季常青」可示愛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故世代流傳民間男女訂婚,要以茶為禮,茶禮成為男女之間確立婚姻關係的重要形式。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禮,稱「下茶」「定茶」,而女方受茶禮,則稱為「受茶」「吃茶」,即成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會被世人斥為「吃兩家茶」,為世俗所不齒。

【評論主題】30.「對聯」是由上下兩幅的文字組成,形成相對偶,文義相聯繫,以表達一個中心思想。如果要貼在「書齋」門口,不適當的對聯選項是:(A)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B)茅店月明雞唱早/板橋霜滑馬行遲(

【評論內容】

(A) 宋代文學家陸游的自題聯。 此聯語又見陸游《題老學庵壁》詩:“此生生計愈蕭然,架竹苫茅隻數椽。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喚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掃地亦隨緣。”(載《陸游集》第二冊)。

(B) 為旅館題聯。 

(C) 南宋朱熹,在廬山白鹿洞書院題聯云:“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認為讀書可以達到聖賢境界。

(D)為左宗棠的述志聯。

【評論主題】27.陰曆每隔二年或三年就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依民間習俗,出嫁的女兒逢農曆閏月之年,會準備何物為父母添壽求平安?(A)紹興酒 (B)月餅 (C)豬腳麵線 (D)粽子

【評論內容】

在華人文化中,習慣農曆和陽曆兼併著使用。我們用陽曆規劃國定假日的旅行,又用農曆決定燒香拜拜吃粽子的時間。不過陽曆一年如大家所知有365又四分之一天,而陰曆卻只有354天左右,那其中差距的11天應該怎麼辦呢?因此,為了讓按朔望月排出的陰曆配合一年四季的節氣變換,會於三年左右置入一個【閏月】,更精準地說是在19年裡加入7個【閏月】,讓農曆和陽曆的日數在19年內維一個循環在6940天左右。一年之中有24個節氣,按照一「節氣」一「中氣」的順序由立春一直排到大寒,每15天一個。而置閏的原則即是將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設為【閏月】。

在傳統觀念中,一般認為有【閏月】的年份為不好的年份,可能導致災難的發生。有一說,因【...

【評論主題】23.下列何者不是經絡穴位?(A)環跳 (B)黃耆 (C)天池 (D)百會

【評論內容】

(A)環跳:環」為圓形,指臀部;「跳」,跳躍;穴在臀部,主下肢動作,故名。穴近髖關節,故又稱髖骨、髀厭、髀樞、樞中、樞合中。(B)黃耆:本品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黃耆或膜莢黃耆的根。主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乾。生用或蜜炙用。(C)天池:天,指上部;池,水池。穴居前胸乳旁,故名。位置在胸部乳頭外側1寸天,前正中線旁開5寸,當第4肋間隙凹陷處(D)百會:穴在頭頂,為一身之宗,百神所會。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約當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

【評論主題】18.李商隱的〈為有〉一詩中寫道:「無端嫁得金龜婿」,其中「金龜婿」一詞成為代表有錢夫婿的代稱。原來詞中的金龜是指?(A)錢莊的符號 (B)官服上所繪的動物(C)祈福長壽的飾品 (D)官員的身份證明

【評論內容】

金龜婿這個稱呼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為有》一詩:「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寫一貴族女子在冬去春來之時,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為要赴早朝而辜負了一刻千金的春宵。

將丈夫稱為「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據《唐書·職官志》《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魚符以不同的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武后天授元年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可見,金龜既可指用金製成的龜符,還可指以金作飾的龜袋。但無論所指為何,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評論主題】17.下列題詞,何者不適合用於醫院診所?(A)扁鵲復生 (B)饑溺為懷 (C)肱傳三折 (D)秘傳金匱

【評論內容】

(A)扁鵲復生:用於祝賀人醫院開業的賀辭。扁鵲,春秋戰國時代名醫,故以扁鵲為良醫的代稱。

(B)饑溺為懷:用於對慈善事業或善行義舉人士的題辭。形容其人或團體能關懷社會。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推己及人之胸懷關懷社會大眾。(C)肱傳三折:用於祝賀人醫院開業的賀辭。《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後用來形容對治療有豐富閱歷與經驗而醫術精深。(D)秘傳金匱:「祕傳金匱」的「金匱」,指的是東漢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為醫學名著;形容醫生的醫術高明,能治好重病。

【評論主題】11.漢成帝命劉向整理圖書,劉向解題並編製目錄,被稱為目錄學之祖,這一本最早的群書提要目錄是:(A)《別錄》 (B)《書錄》 (C)《四部備要》 (D)《群書治要》

【評論內容】

(A)《七略》,中國第一部國家藏書的目錄,7卷,漢朝宗室劉向、劉歆父子編纂近20年,成書於公元前5年。《七略》成書後,劉歆又編成《別錄》20卷。二書對中國後世史學與目錄學皆有重大影響。

(C)《四部備要》, 中華書局 1920-1936年陸續編輯排印。 這部叢書收書336種,依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個別影印。 這部叢書性質和《 四部叢刊 》相仿,但《 四部叢刊 》著眼於選擇宋元明珍本影印,而《四部備要》則偏重於實用——選印較有代表性的校本、注本,可以說是學習和研究古代文獻的常備書籍。

(D)《群書治要》是唐初著名諫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於唐太宗李世民,以輯錄前人著述作諫書,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國安邦」,創建「貞觀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治要》取材於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晉年」,以「務乎政術,存乎勸戒」為宗旨,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採摭群書,剪截淫放」,嘔心瀝血數年,於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計六十五部約五十餘萬言。

【評論主題】10.下列哪一部典籍最早出現專職膳食官名?(A)《春秋》 (B)《尚書》 (C)《周禮》 (D)《食貨志》

【評論內容】

(A)《春秋》本指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但後世不傳,現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魯國的《春秋》。,流傳至漢朝被尊為五經之一,在四庫全書中屬於經部(十三經之一)。

此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間魯國與眾諸侯國的大事,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體例宛若各年月的新聞標題彙編,意不在史而在「義」。

(B)《尚書》,原稱為《書》,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先秦時代政事文獻的彙編,內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進行宣示布告的講話記錄為主,為儒學建構其政治思想的源頭,從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開始,確立其長久作為經書的地位。在四庫全書中隸屬於經部,號為中國文學散文創作之祖,文風質樸...

【評論主題】12.據說周宣王時的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是為籀文。現存的哪一項文獻,是籀文代表作品?(A)毛公鼎文 (B)倉頡篇 (C)石鼓文 (D)泰山石刻

【評論內容】

籀文,又稱大篆,傳說是周宣王時太史籀所造,春秋時期已在秦國流行。小學類序云:「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許慎《說文解字》收籀文二百二十三字。近人王國維認為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複,象形象事之意少,規旋矩折之意多」。

(A)周朝《毛公鼎》內有銘文499字,是目前出土青銅器銘文最多的,收藏在台灣故宮。

(B)《蒼頡篇》,又名《倉頡篇》,是秦朝丞相李斯所作,共有七章,是秦始皇用以統一文字的課本。漢朝初年曾經合《蒼頡》、趙高所作《爰歷》、胡毋敬所作《博學》三篇五十五章,仍稱《蒼頡篇》。經過整理以後的《蒼頡篇》,共三千三百字。

(C)《石鼓文》以「籀文」刻在石壁上,已去除圖畫的痕跡,為單純的...

【評論主題】3. 中國古代各行各業都有特定的崇拜神祇,下列哪一個選項不正確?(A)戲班祀奉李隆基。 (B)醫師祀奉孫思邈。(C)木工祀奉魯班。 (D)酒家祀奉李白。

【評論內容】

(A)傳統戲曲所供奉祖師爺,原為「翼宿星君」,因在中國星宿信仰中,翼宿主掌音樂、戲劇。

唐明皇創設梨園,故後世戲曲界多奉為戲神。

後唐莊宗完成了父親遺志,打敗了劉仁恭、朱溫等,而後耽溺戲曲,曾自扮優伶上場,沈迷戲曲,終至身死,戲曲界極為感念,故祭拜之。

北方崇祀喜神,是年幼的演員之神、道具之神,「喜神神偶」本身也是一種道具,該神偶只能扮演公子王孫,如須扮演乞食、孤兒,下台後須設牲酒酬神。一說喜神即後唐莊宗,因為後唐莊宗曾扮演兒童。另一說,喜神即「翼宿星君」化身。

以田都元帥為主神:高甲戲、四平戲、歌仔戲、亂彈戲、北管西皮派、南管戲、福州戲、採茶戲、皮影戲、掌中戲、傀儡戲、潮州戲

以西秦王爺為主神:北管福祿...

【評論主題】8. 飲茶文化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下列有關飲茶文化的敘述何者有誤?(A)茶葉最早被當作是藥品,直到西漢才為飲品。(B)臺灣北部種茶以包種為主。(C)宋元以後,改為泡茶,不再加調味料飲用。(D)陸羽

【評論內容】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飲茶的國家,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後來就是以茶葉解毒。

2.唐朝陸羽為「茶聖」,著有《茶經》一書。

3.茶葉最早是被當做藥品,直到西漢才被當作飲品。

4.華人飲茶風氣起於魏晉南北朝時代,茶館直到宋朝才成為庶民文化。

茶經全書分三卷十個部分,分別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圖。茶經成書於公元760年到780年,距今已經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評論主題】7. 漢字的構造與特色和華人社會文化息息相關,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祭」字《說文》解釋:从示,以手持肉。表示民以食為天。(B)「大」字《說文》解釋:天大地大人亦大焉,象人形。古人認為人類的偉大僅次

【評論內容】

(A)「祭」字《說文》解釋: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子例切

(B)「大」字《說文》解釋: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亣(他達切)也。凡大之屬皆从大。徒蓋切

(C)「兄」字《說文》解釋:長也。从儿从口。凡兄之屬皆从兄。許榮切

(D)「班」字《說文》解釋:分瑞玉。从从刀。布還切

【評論主題】2. 中華文化的起源甚早,在夏朝以前的歷史中,「三皇五帝」是上古時代傑出的帝王。下列何人不是傳說中的「三皇」之一?(A)伏羲 (B)神農 (C)盤古 (D)黃帝

【評論內容】

中國最重要的傳說是「三皇五帝」,「三皇」一般是指:

(1)伏羲:人首蛇身,教導百姓結網、漁獵與畜牧。

(2)女媧:伏羲之妹,人首蛇身,煉石補天,捏土造人,立極造物,別南女、通婚姻、造笙簧,與伏羲 繁衍後代。

(3)神農:農業與醫藥之神,嚐百草,反映農業為中華文化最早的型態。

「五帝」指的是:

(1)黃帝:中華民族的祖先,五帝之首,又號「軒轅氏,,和「炎帝神農」並列為中華民族共同祖先。涿鹿之野擊敗蚩尤。

(2)顓頊。

(3)帝譽。

(4)堯。

(5)舜。

【評論主題】1. 書法是我國獨步世界的一門藝術,碑帖為學習書法的範本。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碑是古人用來記功述事的石刻,立碑的目的是將碑文的內容公諸於世。(B)帖是把有名的字跡摹刻,用來作學習書法的範本。(C)

【評論內容】

(A)古代書法家留傳後代的書法,刻於石碑者稱之為「碑」,寫於紙絹者稱之為「帖」。

(B)最常作為學生臨帖的範本:柳公權《玄秘塔碑》、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C)古人曾將唐楷及魏碑分成兩大體系,主要是其間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唐楷象徵了楷書在文字發展上的成熟階段,因此結構謹嚴,用筆也較重視一定的法度,這種特徵與魏碑自由變化的風格差異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諸多唐碑中的書寫規律較易領受,因此初學楷書的人常先習得唐楷的法度之後,再次轉攻魏碑變化多端的樣貌,使楷書能達到平正而不板滯,變化又能統一的高妙境界。

(D)法帖是中國書法藝術載體之一。在紙張發明之前,古人大都將文字書寫在竹或木製成的薄而細長的...

【評論主題】29.中國傳統繪畫的成就有「吳帶當風」、「曹衣出水」之說,以下關於兩個畫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 「吳帶當風」的「吳」是指吳昌碩(B) 「曹衣出水」的「曹」是指曹仲達(C) 這兩種畫法都是指山水畫法

【評論內容】

曹仲達:

(1)北朝著名畫家,以畫「梵像」出名(宗教美術)。

(2)所畫人物衣紋緊貼肉體,具有西域風格,稱為「曹衣出水」。

吳道子(宗教美術):

(1)技巧運用「蘭葉描」。

(2)所畫人物營造衣帶飄舞的結果,被稱為「吳裝」或「吳帶當風」。

(3)作品以壁畫為主,現今都以亡佚,只剩《送子天王畫卷》。

(4)後人喻為「畫聖」。

【評論主題】34.最早於台灣架設電線的是下列何人?(A)沈葆楨(B)劉銘傳(C)王凱泰(D)丁日昌

【評論內容】

架設電線:因沈葆楨離任而未能完成的電線架設,到了丁日昌主事後才開始動工。1877年時已安裝了台灣府城至旗后(打狗)以及府城至安平的電線,原本打算一路向北延伸至基隆,因為電線材料不足而擱置。在丁日昌因病返鄉休養後,福建到台灣間的電線鋪設計畫才暫時中止。這不但是台灣最早的電線,也是中國最早的電線之一(中國本土另有福州馬尾電線),全程由中國人完工,已達實用階段,可對外開放營業,當地官員也藉此通訊,可說是洋務運動在台灣的重要成果。

【評論主題】14.對於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針灸療法是中國獨創的一種療法,唐時傳到日本、朝鮮,宋元以後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B)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收錄藥物1892種,堪稱為古代世界

【評論內容】

(A)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體。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的氣的流向,起源於中國,在公元6世紀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在現代作為替代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

(B)《本草綱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撰成於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李時珍。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C)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史記·河...

【評論主題】12.中國古代以天干地支紀時,請問「申時」指的是:(A)上午五時至七時(B)上午九時至十一時(C)下午三時至五時(D)下午五時至七時

【評論內容】

天干和地支合稱干支。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組合便成為以「甲子」為首的六十干支循環

子時

23時至01時

丑時

01時至03時

寅時

03時至05時

卯時

05時至07時

辰時

07時至09時

巳時

09時至11時

午時

11時至13時

未時

13時至15時

申時

15時至17時

酉時

17時至19時

戌時

19時至21時

亥時

21時至23時

【評論主題】34.最早於台灣架設電線的是下列何人?(A)沈葆楨(B)劉銘傳(C)王凱泰(D)丁日昌

【評論內容】

架設電線:因沈葆楨離任而未能完成的電線架設,到了丁日昌主事後才開始動工。1877年時已安裝了台灣府城至旗后(打狗)以及府城至安平的電線,原本打算一路向北延伸至基隆,因為電線材料不足而擱置。在丁日昌因病返鄉休養後,福建到台灣間的電線鋪設計畫才暫時中止。這不但是台灣最早的電線,也是中國最早的電線之一(中國本土另有福州馬尾電線),全程由中國人完工,已達實用階段,可對外開放營業,當地官員也藉此通訊,可說是洋務運動在台灣的重要成果。

【評論主題】14.對於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針灸療法是中國獨創的一種療法,唐時傳到日本、朝鮮,宋元以後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B)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收錄藥物1892種,堪稱為古代世界

【評論內容】

(A)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體。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的氣的流向,起源於中國,在公元6世紀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在現代作為替代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

(B)《本草綱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撰成於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李時珍。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C)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史記·河...

【評論主題】12.中國古代以天干地支紀時,請問「申時」指的是:(A)上午五時至七時(B)上午九時至十一時(C)下午三時至五時(D)下午五時至七時

【評論內容】

天干和地支合稱干支。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組合便成為以「甲子」為首的六十干支循環

子時

23時至01時

丑時

01時至03時

寅時

03時至05時

卯時

05時至07時

辰時

07時至09時

巳時

09時至11時

午時

11時至13時

未時

13時至15時

申時

15時至17時

酉時

17時至19時

戌時

19時至21時

亥時

21時至23時

【評論主題】28.下列有關中國傳統兒童啟蒙讀物的敘述,錯誤(A)《百家姓》在宋代已用作蒙學教材。的是:(B)《學古編》是元朝的吳丘衍著,敍述有關地理、歷史及博物的常識。(C)《三字經》相傳是南宋的王應麟所著,介紹

【評論內容】

(A)《百家姓》是一本關於漢姓的書,成書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B)元代吾丘衍著《學古編》,二卷,首列「三十五舉」,次載「合用文集品目」以及「附錄」,敘述篆、隸書體的演變及篆刻知識。吾丘衍的印風代表了篆刻藝術發展的主流,他亦因著有「三十五舉」而成為中國篆刻史上印學研究的先驅。

(C)南宋‧王應麟《三字經》,內容大都採用韻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如唱兒歌,用來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時人覺得本書內容很好,紛紛翻印,因此廣為流傳,歷久不衰,直至今日...

【評論主題】17.華人文化中的書信用語一向為知識份子的禮儀表現之一,下列用語何者正確?(A)稱人父子為「賢昆仲」,對人自稱為「愚父子」。(B)對人稱自己的兄姊長輩時上加「令」字,弟妹晚輩則用「舍」字。(C)給平輩

【評論內容】

(A)

賢昆仲-對人兄弟的尊稱

稱他人父子為「賢喬梓」;自稱為「愚父子」n

(B)

凡兄姊長輩,對人自稱時,上加「家」字;弟妹晚輩,則用「舍」字。

(C)(D)

啟封詞的寫法:

福啟,安啟(對親屬長輩)

鈞啟(對普通長輩從事軍公職者)

道啟(對普通長輩從事教職者)

賜啟(對一般長輩)

勛啟(對平輩從事軍公職者)

文啟(對平輩從事教職者)

台啟(對平輩從商者)

大啟(對一般平輩)

啟,收啟(對晚輩)

禮啟(對居喪者)

 

啟封詞千萬不可寫「敬啟」

【評論主題】26.下列詞彙,何者與中國古代圖書形制的演進有關?(A)葉子 (B)楔子 (C)交子 (D)會子

【評論內容】

(A)紙卷之長動輒逾丈,舒捲維艱,故圖書之形制隨而改進之。其途有二:一種將卷子解散復成單紙,即繕抄後不粘成長幅,此即宋人所謂之「葉子」,係仿佛教貝葉經式。中國書之一張稱為一葉,導源於此。nn(B)章回小說多有楔子,取意製作木器的楔子。楔子的意涵寫在篇首,用來引領讀者進入正文,是加強結構的補充說明。元雜劇中也有"楔子"的應用,推測原因是限於雜劇一本四折的格局,藉此得到一種伸縮補充的餘地。 

(B)章回小說多有楔子,取意製作木器的楔子。楔子的意涵寫在篇首,用來引領讀者進入正文,是加強結構的補充說明。元雜劇中也有"楔子"的應用,推測原因是限於雜劇一本四折的格局,藉此得到一種伸縮補充的餘地。

(C)北宋年間已出現世界上最早正式發行的紙幣「交子」,就是「票錢」的意思,為張咏所創,是改進唐朝的「飛錢」而來,但因印刷過量導致通貨膨脹,哲宗後逐漸廢止。

(D)會子是中國南宋時的紙幣,紹興三十年於臨安首度發行。

【評論主題】18.《天工開物》記載了中國古代各項的生活技術,這本書是何人所編寫?(A)漢朝 魯班 (B)北魏 酈道元 (C)明朝 徐光啟 (D)明朝 宋應星

【評論內容】

(A)

魯班,是春秋末葉著名工匠家,被後世尊為中國工匠師祖。據說魯班出生於魯國的一個世代大家族——公輸族,由於他是魯國人,又被稱為魯班或者魯般

(B)

酈道元,字善長,范陽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著有《水經注》,是著名的文學與地理學大作。

(C)

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聖名保祿,諡文定。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人,明朝末年儒學、西學、天學、數學、水利、農學、軍事學等領域學者,科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明朝天主教教友領袖,於崇禎朝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任上病逝於北京。他與利瑪竇合作漢譯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前6卷,其晚年心血的主要工作是編纂集中國古代農學之大成的《農政全書》...

【評論主題】24.下列有關中國古代醫藥的敘述何者有誤(A)扁鵲最先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B)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麻沸散。(C)李時珍《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D)孫思邈被稱為「

【評論內容】

(A)扁鵲:總結「四診」理論,最早採用「望、聞、問、切」,後世尊為「神醫」。

(B)華佗:「刮骨療傷」,精於外科手術。發明「麻沸散」、「五禽戲」。

(C)李時珍與扁鵲、華佗、張仲景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醫。

(D)

孫思邈:著有《大醫精誠》、《千金要方》(《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後世尊為「孫藥王」。

張仲景:在扁鵲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四診」理論。著有《傷寒論》、《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主要是論述內科、外科、婦科等雜症),提出「八辯論證」和「六經論治」,「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 後世尊為「醫聖」。

【評論主題】23.傳統士大夫注重家庭教育,其中表現在文人的「家書」與「家訓」中尤為顯著。以下作品中陳述有誤(A)司馬光〈訓儉示康〉這篇家訓,對兒子強調節儉的重要。的選項是:(B)曾國藩的家書,關照、培育子弟的道德

【評論內容】

(A)司馬光〈訓儉示康〉

訓是解說、闡述的意思;示是教誡的意思。「訓儉」是一種作為、行為,具體呈現為本篇文章,「示康」是「訓儉」所要達成的目的:教誡他的兒子司馬康,「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

   司馬光生性儉約,對於當代日趨奢靡的世風,深有感慨,故寫下這篇訓儉示康,以教誡其子司馬康並期垂訓子孫,訓儉示康可以說是家訓文字中最膾炙人口的典範。

(B)《曾國藩家書》

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極爲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

【評論主題】10.大家熟悉的歌曲〈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歌詞乃由何人填寫?(A)弘一大師 (B)一燈大師 (C)馬祖道一 (D)一行禪師

【評論內容】

(A)弘一大師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B)一燈大師 

段智興,法號「一燈」。為金庸作品《射鵰英雄傳》及《神鵰俠侶》中的人物,為金庸小說中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

一燈身穿粗布僧袍,兩道長長的白眉從眼角垂了下來,面目慈祥,眉間雖隱含愁苦,但一番雍容高華的神色。

身兼「先天功」及「一陽指」兩大神功武學,功力深厚非凡,躋身「天下五絕」之列,號稱「南帝」,後改稱「南僧」。

(C)馬祖道一 

馬祖道一,又稱洪州道一,俗姓馬。唐朝佛教禪宗大師,六祖惠能之再傳弟子,師承南嶽懷讓門下,為洪州宗的開創者,諡號大寂禪師。(D)一行...

【評論主題】27.有「中國十六世紀的莎士比亞」之稱,其代表作品有《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的作家是:(A)孔尚任 (B)湯顯祖 (C)洪昇 (D)李漁

【評論內容】

(A)北方曲阜的孔尚任,著有《桃花扇》。與《長生殿》作者洪昇齊名,俗謂「南洪北孔」。

(B) 湯顯祖:注重曲文,作品充滿浪漫色彩。代表作:「玉茗堂四夢」(「臨川四夢」):《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

(C)南方錢塘的洪昇,著有《長生殿》。

(D)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後人常稱之蟹仙。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曾經評定《四大奇書》。

中國章回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西遊記》的合稱,李漁曰:「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

【評論主題】11.關於尾牙的描述,以下何者為非(A)指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這天。?(B)商家、公司行號老闆宴請員工,以犒賞員工一年來的辛勞。(C)以往尾牙宴上雞頭若朝向某員工,表示此人在年後將會被辭退。(D)按傳統

【評論內容】

做牙,又稱牙祭、尾牙、做禡,是指傳統中,每個月兩次的土地神祭祀活動,因民間認為土地神是地方的財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高朋滿座,客似雲來[1]。而有別於舊曆初一、十五祭祀一般神祇,土地神的祭祀日為每月的初二、十六,稱為「做牙」,商家大多會作牙,主要以三牲(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神。

一般以二月二日土地神誕日為起點,開始「做牙」,稱為「頭牙」[2],然後一路做到十二月十六,則稱為「尾牙」[3],也就是演變為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年尾宴。而古代中國商家「做牙」完,總會把祭拜過土地神的肉類,分送給員工食用,俗稱「打牙祭」。

倘若公司決定在新的一年解僱某位員工,在尾牙的宴會上,會把菜餚中雞的嘴指向他(或...

【評論主題】25.有關中國繪畫藝術,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王維開後代文人畫的先河,被奉為山水畫南宗之祖。?(B)吳道子是盛唐最傑出的畫家,有「畫聖」之稱,擅畫人物、山水。(C)唐代設立翰林圖畫院,形成嚴密精細、

【評論內容】

(A)王維: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擅長以抒情手法描繪山水,稱為「水墨山水」。成為後來繪畫史上「南宗」的遠祖。流傳作品有《輞川圖》等摹本。

(B)吳道子(宗教美術)

技巧運用「蘭葉描」。所畫人物營造衣帶飄舞的結果,被稱為「吳裝」或「吳帶當風」。作品以壁畫為主,現今都以亡佚,只剩《送子天王畫卷》。後人喻為「畫聖」。

(C)院體畫,簡稱院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狹義上是指中國古代皇室宮廷畫家的繪畫作品,廣義上則包括宮廷繪畫在內和受到宮廷繪畫影響的中國傳統繪畫的一個類別,以及傾向於中國古代宮廷繪畫的這種畫風。院體畫風格多以工整細膩、細節繁複而寫實逼真為主。

院體畫在宋朝最為鼎盛,宋朝前期各朝亦有一定數量的宮廷畫師。宮廷...

【評論主題】16.下列對中國戲曲的敘述,正確的是:(A)黃梅戲是地方戲曲 (B)砌末指動作,賓白指對白(C)生是女主角,旦是男主角 (D)越劇又稱河南梆子

【評論內容】

(A)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戲曲劇種。黃梅戲原為安徽省安慶市一帶的地方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迅速發展成對全中國有影響力的劇種,並揚名海外。2006年黃梅戲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

(B)

中國傳統戲曲舞臺上所應用的一切陳設裝飾及器物,統稱為「砌末」,簡寫作「切末」。砌末一詞,在元雜劇即已有之。

賓白是古代傳統戲曲劇本中的說白 。 傳統戲曲藝術以唱為主,所以把說白叫做賓白。 明徐渭 《南詞敘錄》:“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一說“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

(C)

1. 生 -又稱為鬚生, 劇中的男性, 多為正派角色.例如: 老生(年長)、小生(年輕)、武生(會武功...

【評論主題】9. 「三伏貼」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醫溫灸療法,通常使用在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候,24節氣中何者為天氣炎熱的最高峰?(A)夏至 (B)小暑 (C)大暑 (D)處暑

【評論內容】

(A)夏至-白天時間最長,黑夜最短,中午太陽位置最高(B)小暑-天氣漸漸炎熱,但還未到達最熱(C)大暑- 天氣炎熱到達最高峰(D)處暑-暑氣到此漸退,秋意漸濃

【評論主題】3. 中國古代的職官制度,也有類似現代的軍公教人員退休制度,官吏退休稱之為:(A)致仕 (B)大計 (C)察舉 (D)徵辟

【評論內容】

(A)致仕 

古代官員退休。中文中,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個相同意義的名詞。中國古代官員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可提前。(B)大計 

考核地方官制度,每三年舉行一次。(C)察舉 

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漢武帝於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確立。察舉制不同於以先秦的世襲和後來隋唐的科舉制,主要特徵為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及選取人才,推薦予上級或者中央,被試用及考核後,再任命為官職。(D)徵辟 漢代除了「察舉」之外,還用「征辟」的選拔人才方法,兩者均為選士的重要形式。「征辟」與「察舉」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前者不需要進行考試,也不需要經過地方薦舉。

此外,「征」與「辟」亦有區別。由皇帝直接聘請人做高級官員,稱為...

【評論主題】4. 有關鄭成功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A)原名鄭森,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B)擊敗西班牙在臺灣大員(今臺南市)的駐軍,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C)聽聞西班牙人在菲律賓殺戮與掠奪

【評論內容】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南明政權的將領。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因受永曆帝敕封為延平王,而稱鄭延平。其孫鄭克塽追諡為潮武王,後世則多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開山王、東寧王等。

自從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在小金門(今金門縣烈嶼鄉)起兵抗清後,鄭軍轉戰浙、閩、粵等行省東南沿海,多次幫助明朝宗室與民眾渡海定居台灣及東南亞各地。此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幫助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確有很多海外華商採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然而,統領數萬人的大軍抗清,卻始終無法取得較大的根據地,鄭成功被迫必須...

【評論主題】1. 魯夫想要到澳洲遊學,朋友們包了紅包送他,這種給遠行者的禮物稱為:(A)彌敬 (B)程儀 (C)粉儀 (D)喬儀

【評論內容】

(A)彌敬-送小兒滿月禮物的題詞。

(B)程儀-送給出門旅行人的路費或禮物。

(C)粉儀-恭祝別人女兒出嫁的禮金紅包表面。(D)喬儀-賀人遷居的贈禮。

【評論主題】18.李商隱的〈為有〉一詩中寫道:「無端嫁得金龜婿」,其中「金龜婿」一詞成為代表有錢夫婿的代稱。原來詞中的金龜是指?(A)錢莊的符號 (B)官服上所繪的動物(C)祈福長壽的飾品 (D)官員的身份證明

【評論內容】

金龜婿這個稱呼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為有》一詩:「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寫一貴族女子在冬去春來之時,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為要赴早朝而辜負了一刻千金的春宵。

將丈夫稱為「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據《唐書·職官志》《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魚符以不同的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武后天授元年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可見,金龜既可指用金製成的龜符,還可指以金作飾的龜袋。但無論所指為何,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評論主題】30.「對聯」是由上下兩幅的文字組成,形成相對偶,文義相聯繫,以表達一個中心思想。如果要貼在「書齋」門口,不適當的對聯選項是:(A)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B)茅店月明雞唱早/板橋霜滑馬行遲(

【評論內容】

(A) 宋代文學家陸游的自題聯。 此聯語又見陸游《題老學庵壁》詩:“此生生計愈蕭然,架竹苫茅隻數椽。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喚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掃地亦隨緣。”(載《陸游集》第二冊)。

(B) 為旅館題聯。 

(C) 南宋朱熹,在廬山白鹿洞書院題聯云:“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認為讀書可以達到聖賢境界。

(D)為左宗棠的述志聯。

【評論主題】11.漢成帝命劉向整理圖書,劉向解題並編製目錄,被稱為目錄學之祖,這一本最早的群書提要目錄是:(A)《別錄》 (B)《書錄》 (C)《四部備要》 (D)《群書治要》

【評論內容】

(A)《七略》,中國第一部國家藏書的目錄,7卷,漢朝宗室劉向、劉歆父子編纂近20年,成書於公元前5年。《七略》成書後,劉歆又編成《別錄》20卷。二書對中國後世史學與目錄學皆有重大影響。

(C)《四部備要》, 中華書局 1920-1936年陸續編輯排印。 這部叢書收書336種,依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個別影印。 這部叢書性質和《 四部叢刊 》相仿,但《 四部叢刊 》著眼於選擇宋元明珍本影印,而《四部備要》則偏重於實用——選印較有代表性的校本、注本,可以說是學習和研究古代文獻的常備書籍。

(D)《群書治要》是唐初著名諫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於唐太宗李世民,以輯錄前人著述作諫書,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國安邦」,創建「貞觀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治要》取材於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晉年」,以「務乎政術,存乎勸戒」為宗旨,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採摭群書,剪截淫放」,嘔心瀝血數年,於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計六十五部約五十餘萬言。

【評論主題】27.陰曆每隔二年或三年就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依民間習俗,出嫁的女兒逢農曆閏月之年,會準備何物為父母添壽求平安?(A)紹興酒 (B)月餅 (C)豬腳麵線 (D)粽子

【評論內容】

在華人文化中,習慣農曆和陽曆兼併著使用。我們用陽曆規劃國定假日的旅行,又用農曆決定燒香拜拜吃粽子的時間。不過陽曆一年如大家所知有365又四分之一天,而陰曆卻只有354天左右,那其中差距的11天應該怎麼辦呢?因此,為了讓按朔望月排出的陰曆配合一年四季的節氣變換,會於三年左右置入一個【閏月】,更精準地說是在19年裡加入7個【閏月】,讓農曆和陽曆的日數在19年內維一個循環在6940天左右。一年之中有24個節氣,按照一「節氣」一「中氣」的順序由立春一直排到大寒,每15天一個。而置閏的原則即是將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設為【閏月】。

在傳統觀念中,一般認為有【閏月】的年份為不好的年份,可能導致災難的發生。有一說,因【...

【評論主題】7. 漢字的構造與特色和華人社會文化息息相關,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祭」字《說文》解釋:从示,以手持肉。表示民以食為天。(B)「大」字《說文》解釋:天大地大人亦大焉,象人形。古人認為人類的偉大僅次

【評論內容】

(A)「祭」字《說文》解釋: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子例切

(B)「大」字《說文》解釋: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亣(他達切)也。凡大之屬皆从大。徒蓋切

(C)「兄」字《說文》解釋:長也。从儿从口。凡兄之屬皆从兄。許榮切

(D)「班」字《說文》解釋:分瑞玉。从从刀。布還切

【評論主題】12.據說周宣王時的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是為籀文。現存的哪一項文獻,是籀文代表作品?(A)毛公鼎文 (B)倉頡篇 (C)石鼓文 (D)泰山石刻

【評論內容】

籀文,又稱大篆,傳說是周宣王時太史籀所造,春秋時期已在秦國流行。小學類序云:「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許慎《說文解字》收籀文二百二十三字。近人王國維認為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複,象形象事之意少,規旋矩折之意多」。

(A)周朝《毛公鼎》內有銘文499字,是目前出土青銅器銘文最多的,收藏在台灣故宮。

(B)《蒼頡篇》,又名《倉頡篇》,是秦朝丞相李斯所作,共有七章,是秦始皇用以統一文字的課本。漢朝初年曾經合《蒼頡》、趙高所作《爰歷》、胡毋敬所作《博學》三篇五十五章,仍稱《蒼頡篇》。經過整理以後的《蒼頡篇》,共三千三百字。

(C)《石鼓文》以「籀文」刻在石壁上,已去除圖畫的痕跡,為單純的...

【評論主題】23.下列何者不是經絡穴位?(A)環跳 (B)黃耆 (C)天池 (D)百會

【評論內容】

(A)環跳:環」為圓形,指臀部;「跳」,跳躍;穴在臀部,主下肢動作,故名。穴近髖關節,故又稱髖骨、髀厭、髀樞、樞中、樞合中。(B)黃耆:本品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黃耆或膜莢黃耆的根。主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乾。生用或蜜炙用。(C)天池:天,指上部;池,水池。穴居前胸乳旁,故名。位置在胸部乳頭外側1寸天,前正中線旁開5寸,當第4肋間隙凹陷處(D)百會:穴在頭頂,為一身之宗,百神所會。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約當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

【評論主題】17.下列題詞,何者不適合用於醫院診所?(A)扁鵲復生 (B)饑溺為懷 (C)肱傳三折 (D)秘傳金匱

【評論內容】

(A)扁鵲復生:用於祝賀人醫院開業的賀辭。扁鵲,春秋戰國時代名醫,故以扁鵲為良醫的代稱。

(B)饑溺為懷:用於對慈善事業或善行義舉人士的題辭。形容其人或團體能關懷社會。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推己及人之胸懷關懷社會大眾。(C)肱傳三折:用於祝賀人醫院開業的賀辭。《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後用來形容對治療有豐富閱歷與經驗而醫術精深。(D)秘傳金匱:「祕傳金匱」的「金匱」,指的是東漢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為醫學名著;形容醫生的醫術高明,能治好重病。

【評論主題】10.下列哪一部典籍最早出現專職膳食官名?(A)《春秋》 (B)《尚書》 (C)《周禮》 (D)《食貨志》

【評論內容】

(A)《春秋》本指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但後世不傳,現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魯國的《春秋》。,流傳至漢朝被尊為五經之一,在四庫全書中屬於經部(十三經之一)。

此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間魯國與眾諸侯國的大事,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體例宛若各年月的新聞標題彙編,意不在史而在「義」。

(B)《尚書》,原稱為《書》,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先秦時代政事文獻的彙編,內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進行宣示布告的講話記錄為主,為儒學建構其政治思想的源頭,從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開始,確立其長久作為經書的地位。在四庫全書中隸屬於經部,號為中國文學散文創作之祖,文風質樸...

【評論主題】6. 古代結婚,茶是聘禮之一,其用意是:(A)以備新娘拜見男方親友奉茶之用。(B)茶樹栽培只能下種,不能移植,取其矢志不移的含意。(C)茶是開門七件事之一,生活必需品。(D)茶入口生津甘美,象徵人生回

【評論內容】

茶曾是中國傳統婚禮中重要的聘禮,謂為"茶禮"。茶在民間婚俗中歷來是「春節、鑑定、多子多福」的象徵。

《茶疏》中說:「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結婚以茶為禮,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認為,茶樹只能以種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歷代都將「茶」視為「至性不移」的象徵。

因「茶性最潔」,可示愛情「冰清玉潔」;「茶不移本」可示愛情「堅貞不移」;「茶樹多籽」可示愛情「綿延繁盛」;「茶樹又四季常青」可示愛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故世代流傳民間男女訂婚,要以茶為禮,茶禮成為男女之間確立婚姻關係的重要形式。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禮,稱「下茶」「定茶」,而女方受茶禮,則稱為「受茶」「吃茶」,即成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會被世人斥為「吃兩家茶」,為世俗所不齒。

【評論主題】2. 中華文化的起源甚早,在夏朝以前的歷史中,「三皇五帝」是上古時代傑出的帝王。下列何人不是傳說中的「三皇」之一?(A)伏羲 (B)神農 (C)盤古 (D)黃帝

【評論內容】

中國最重要的傳說是「三皇五帝」,「三皇」一般是指:

(1)伏羲:人首蛇身,教導百姓結網、漁獵與畜牧。

(2)女媧:伏羲之妹,人首蛇身,煉石補天,捏土造人,立極造物,別南女、通婚姻、造笙簧,與伏羲 繁衍後代。

(3)神農:農業與醫藥之神,嚐百草,反映農業為中華文化最早的型態。

「五帝」指的是:

(1)黃帝:中華民族的祖先,五帝之首,又號「軒轅氏,,和「炎帝神農」並列為中華民族共同祖先。涿鹿之野擊敗蚩尤。

(2)顓頊。

(3)帝譽。

(4)堯。

(5)舜。

【評論主題】8. 飲茶文化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下列有關飲茶文化的敘述何者有誤?(A)茶葉最早被當作是藥品,直到西漢才為飲品。(B)臺灣北部種茶以包種為主。(C)宋元以後,改為泡茶,不再加調味料飲用。(D)陸羽

【評論內容】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飲茶的國家,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後來就是以茶葉解毒。

2.唐朝陸羽為「茶聖」,著有《茶經》一書。

3.茶葉最早是被當做藥品,直到西漢才被當作飲品。

4.華人飲茶風氣起於魏晉南北朝時代,茶館直到宋朝才成為庶民文化。

茶經全書分三卷十個部分,分別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圖。茶經成書於公元760年到780年,距今已經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評論主題】4. 中國醫藥學自成體系,有自己的理論、方法和內容,成就卓著。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中國古代在免疫學上最突出的成就是發明了人痘接種法防治天花。(B)《新修本草》是修正《本草綱目》的藥典。(C)《金匱

【評論內容】

(A)古代民眾預防天花的方法就是把天花病患者身上的痘痂製漿(膿),以小刀拭在受種者的皮膚之下,使之產生免疫力,以預防天花。另一個方法,就是讓受種者穿上天花患者的衣服,稱為「痘衣法」。

由於受種者不是透過空氣在肺部染病,因此多數只會出現輕微的天花症狀。

不過這種方法有嚴重缺點:因為受接種的人是得到了真正的天花,故此有很大機會死亡,危險性甚高。

另一方面,受種者對天花完全產生抵抗力之前,會把天花傳染給身邊的家人,因此對天花未有抵抗力的家人必須被隔離。

據俞正燮《癸巳存稿》所記:「康熙時俄羅斯遣人到中國學痘醫,由撒納特衙門移會理藩院衙門,在京城肄業。」

(B)《新修本草》,又被稱為《唐本草》、《英公本草》,體例源自...

【評論主題】3. 中國古代各行各業都有特定的崇拜神祇,下列哪一個選項不正確?(A)戲班祀奉李隆基。 (B)醫師祀奉孫思邈。(C)木工祀奉魯班。 (D)酒家祀奉李白。

【評論內容】

(A)傳統戲曲所供奉祖師爺,原為「翼宿星君」,因在中國星宿信仰中,翼宿主掌音樂、戲劇。

唐明皇創設梨園,故後世戲曲界多奉為戲神。

後唐莊宗完成了父親遺志,打敗了劉仁恭、朱溫等,而後耽溺戲曲,曾自扮優伶上場,沈迷戲曲,終至身死,戲曲界極為感念,故祭拜之。

北方崇祀喜神,是年幼的演員之神、道具之神,「喜神神偶」本身也是一種道具,該神偶只能扮演公子王孫,如須扮演乞食、孤兒,下台後須設牲酒酬神。一說喜神即後唐莊宗,因為後唐莊宗曾扮演兒童。另一說,喜神即「翼宿星君」化身。

以田都元帥為主神:高甲戲、四平戲、歌仔戲、亂彈戲、北管西皮派、南管戲、福州戲、採茶戲、皮影戲、掌中戲、傀儡戲、潮州戲

以西秦王爺為主神:北管福祿...

【評論主題】1. 書法是我國獨步世界的一門藝術,碑帖為學習書法的範本。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碑是古人用來記功述事的石刻,立碑的目的是將碑文的內容公諸於世。(B)帖是把有名的字跡摹刻,用來作學習書法的範本。(C)

【評論內容】

(A)古代書法家留傳後代的書法,刻於石碑者稱之為「碑」,寫於紙絹者稱之為「帖」。

(B)最常作為學生臨帖的範本:柳公權《玄秘塔碑》、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C)古人曾將唐楷及魏碑分成兩大體系,主要是其間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唐楷象徵了楷書在文字發展上的成熟階段,因此結構謹嚴,用筆也較重視一定的法度,這種特徵與魏碑自由變化的風格差異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諸多唐碑中的書寫規律較易領受,因此初學楷書的人常先習得唐楷的法度之後,再次轉攻魏碑變化多端的樣貌,使楷書能達到平正而不板滯,變化又能統一的高妙境界。

(D)法帖是中國書法藝術載體之一。在紙張發明之前,古人大都將文字書寫在竹或木製成的薄而細長的...

【評論主題】29.中國傳統繪畫的成就有「吳帶當風」、「曹衣出水」之說,以下關於兩個畫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 「吳帶當風」的「吳」是指吳昌碩(B) 「曹衣出水」的「曹」是指曹仲達(C) 這兩種畫法都是指山水畫法

【評論內容】

曹仲達:

(1)北朝著名畫家,以畫「梵像」出名(宗教美術)。

(2)所畫人物衣紋緊貼肉體,具有西域風格,稱為「曹衣出水」。

吳道子(宗教美術):

(1)技巧運用「蘭葉描」。

(2)所畫人物營造衣帶飄舞的結果,被稱為「吳裝」或「吳帶當風」。

(3)作品以壁畫為主,現今都以亡佚,只剩《送子天王畫卷》。

(4)後人喻為「畫聖」。

【評論主題】20.華人婚嫁時,有「合八字」的婚俗,以下有關「八字」的敘述,何者有誤:(A) 「八字」指人的出生年、月、日、時。(B) 因各以天干地支相配,故四項就有八個字,故稱「八字」。(C) 相當於《禮記•士昏

【評論內容】

八字源自古代的中國,是一種利用天干和地支來準確記錄年、月、日、時的方式,由「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時干,時支」,共八個干支所組成(共八個字),年、月、日、時的干支組合稱為「柱」,形成「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故八字又稱為「四柱」或「四柱八字」。

「問名」(請期):男方家詢問女方關於女兒的姓名、生辰八字,如女方願意接受男方提親,就會把姓名、生辰八字交給對方,在祖先牌位前占卜吉凶,如果是吉兆,就決定娶女方家的女兒,並確定婚期。

【評論主題】5. 下列何者較符合中國傳統民居的情形?(A) 四合院的廂房由晚輩入住 (B) 大土樓是廣東西部客家人所居(C) 江北人有天井的住宅稱為「四水歸光」式 (D) 青康藏高原多為窯洞式住宅

【評論內容】

(A)

四合院:

1.四面房屋環繞,主要分布在北方,以北京最多。

2.「正房」:一般三間,坐北朝南,一家之主居所。

3.「廂房」:東西廂房為子孫們住房,以東為尊,東西廂房一般住長子長媳。

4.「後罩房」:靠近院落邊界,由主人的女兒居住。

5.「群房」:(裙房)在院子東西側的一排房子,作為廚房或僕人住宅。

(B)

福建土樓:

1.主要是客家人所居住,為一大圓形土樓。

2.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C)

安徽古民居:

1.以磚木作為建築材料。

2.現存最多為黟縣西進材,仍有古宅三百餘座。

3.江南人有天井的住宅稱為「四水歸光」式。

(D)

【評論主題】24.中國傳統民俗信仰與節氣當中有許多饒富趣味的傳說與活動,請問下列相關敍述何者正確?(A)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淵源於漢代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B) 農曆二月初二是「

【評論內容】

(A)

七夕(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

1.農曆七月七日,東漢應邵《風俗通》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來自於牛郎和織女的傳說。

2.乞巧:女子在月下拿五彩線比賽穿針。

(B)

龍頭節(龍抬頭、春龍節):

相傳二月初二是軒轅黃帝出生的日子。夏曆二月初二,傳說天上掌管降雨之神龍王抬頭。意味今後雨水就會多了起來,有利於耕種。一種說法是龍王因思念失去的女兒,因此總是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從海底抬頭出來,望著失去女兒的方向,以寄思念。

(C)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三月節、三日節,是源於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見於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包括朝鮮、日本、越南、琉球亦有此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有些...

【評論主題】22.有關「陣頭」的描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 民俗舞蹈「陣頭」來自臺灣。是東亞民俗技藝,是民間祭祀、廟會喜慶不可或缺的民俗之一。(B) 臺灣陣頭主要分為文陣和武陣。「文陣」是農村人們或民間藝人所創

【評論內容】

◇陣頭

1.為民俗舞蹈,來自台灣,是東亞民俗技藝,是民間祭祀、廟會喜慶不可或缺之一。

2.台灣陣頭主要分為:

(1)文陣:是農村人們或民間藝人所創作而流傳的小型歌舞和戲曲,歌舞較多,娛樂成分較高。

 ex.車鼓、大鼓陣。

(2)武陣:演出通常需要有極佳的團隊合作默契,技術與充沛的體力。

       ex.宋江陣(陣形傳係出自小說《水滸傳》,宋江攻城所用武陣)。

【評論主題】23.北宋晁補之《雞肋集》:「民間女幼許婚未行,而養諸婿氏者」,指哪種嫁娶文化?(A) 贈婚 (B) 收繼婚 (C) 贅婚 (D)養媳(請轉背面)(第 4 頁,共 5 頁)

【評論內容】

1.兼祧: 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

2.入贅(贅婚、招婿 ):男子如同古代女子出嫁,成為女方家庭成員,視岳父母為父母。入贅的男子稱為「贅婿或贅夫」。

3.過繼:又稱為「過房、過嗣」,是傳統宗族觀念中的一種收養行為。從宗族或其他親屬中,收養一位子女,以維持祭祀香火。

4.歸宗: 隨母改嫁之子回歸生父宗族,恢復原姓氏。

5.童養媳:中國古代的其中一種婚姻習俗,通常是把未成年的女孩送養或賣到另一家庭,由該家庭撫養長大後與該家庭的兒子正式完婚、結為夫妻。

6.收繼婚制:夫死後嫁給丈夫兒子的婚姻又稱收繼婚

7.贈婚,是將女子送人作妻。有父親送女兒的,也有丈夫送老婆的。比如春秋重耳公子,從狄人那裡獲贈兩個女子,自己留下來一個,把另一個送給了一同流亡的趙衰。再就是趙國的呂不韋,將自己的愛妾送給秦國的異人,也是一個贈婚的例子。

【評論主題】4. 有關古代的服飾文化,何者敘述正確?(A) 中國服飾在中華文化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更被譽為「衣冠上國」。(B) 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指古代華夏民族的服裝是左衽。(C) 唐代婦

【評論內容】

(A)《 周易 ·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華夏乃衣冠上國,禮儀之邦。 秦漢以降,「衣冠」即用來指稱華夏之服。

(B)被髮左衽是指外族的習俗 

【評論主題】2. 新竹地區著名的「九降風」成就了某種重要食材,這項食材是?(A) 米粉 (B) 粉圓 (C) 冬粉 (D) 意麵

【評論內容】

九降風是一種臺灣的氣候現象,特指東北季風期間,約在每年陰曆九月下旬,節氣約值霜降之時,由北方吹來的季風特別強烈之現象。在臺灣的一些冬季較乾燥地方,居民們會利用九降風來製作需要風乾的食物,例如著名地方特產的新竹米粉、柿餅即是。

【評論主題】6. 中國傳統建築的樓臺亭閣上,常可見各種楹聯,以「園中草木春無數」為例,下聯以何者為最佳?(A) 人情練達皆文章 (B) 湖上山林畫不如(C) 花香鳥語是詩情 (D) 芳氣襲人是酒香

【評論內容】

(A)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B)園中草木春無數,湖上山林畫不如

(C)水色山光皆畫本,花香鳥語是詩情

(D)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評論主題】1. 以下各種與春節相關的事物,何者敘述有誤?(A) 臺灣過年要吃芥菜、年糕、蘿蔔糕,取其長命百歲、年年高升之意。(B) 過年期間忌打破碗盤器物,如不慎打破,要趕緊說「歲歲(碎碎)平安」。(C) 民間

【評論內容】

(A)

長年菜:就是「芥菜」、「刈菜」,取意長壽、長命百歲;而在吃「長年菜」時,一定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因為這樣年壽才能「長長久久」喔。

年糕:用糯米做的年糕是過年必吃的應景食品,因為「吃甜甜,好過年」,「糕」與「高」同音,取其「年年高昇」的含義。

蘿蔔糕:以蘿蔔磨漿混合再來米蒸熟而成,因為「菜頭」代表「好彩頭」,具有「好彩頭」、「好兆頭」之意。

(B)

過年期間還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著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趕緊用紅紙包起來並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為,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難。所以,人們在除...

【評論主題】2.華人崇信天地鬼神,天神、地祇、人鬼等各種民間信仰,依農民曆行事,有敬天法地的崇敬意義,下列關於民俗信仰的敍述何者不正確?(A)正月十五日是三官大帝生日,俗稱「上元節」或「元宵節」。(B)三月十五日

【評論內容】

(A)元宵節

1.農曆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是春節過年最後一天,道教視為天官大帝(堯)的誕辰。

2.起源為漢武帝時修建:「太一祠壇」,供奉太一神,而以正月十五日最為隆重,通宵達旦張燈結綵。

3.道教則將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

4.基本習俗活動: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娛樂遊行(踩街)。

5.特有活動:台南鹽水蜂炮、平溪放天燈、台東炸寒單、澎湖吃龜、苗栗火旁龍。

6.元宵就是「湯圓」,民間傳說為漢朝東方朔所作。

7.一年有兩個時令會吃湯圓,一是元宵節吃的元宵,形狀較大,流行在北方;二是冬至吃的湯圓,形狀較小,流行在南方。

8.猜燈謎:宋周密‧《武林舊事》:「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

【評論主題】14.對於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針灸療法是中國獨創的一種療法,唐時傳到日本、朝鮮,宋元以後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B)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收錄藥物1892種,堪稱為古代世界

【評論內容】

(A)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體。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的氣的流向,起源於中國,在公元6世紀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在現代作為替代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

(B)《本草綱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撰成於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李時珍。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C)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史記·河...

【評論主題】34.最早於台灣架設電線的是下列何人?(A)沈葆楨(B)劉銘傳(C)王凱泰(D)丁日昌

【評論內容】

架設電線:因沈葆楨離任而未能完成的電線架設,到了丁日昌主事後才開始動工。1877年時已安裝了台灣府城至旗后(打狗)以及府城至安平的電線,原本打算一路向北延伸至基隆,因為電線材料不足而擱置。在丁日昌因病返鄉休養後,福建到台灣間的電線鋪設計畫才暫時中止。這不但是台灣最早的電線,也是中國最早的電線之一(中國本土另有福州馬尾電線),全程由中國人完工,已達實用階段,可對外開放營業,當地官員也藉此通訊,可說是洋務運動在台灣的重要成果。

【評論主題】12.中國古代以天干地支紀時,請問「申時」指的是:(A)上午五時至七時(B)上午九時至十一時(C)下午三時至五時(D)下午五時至七時

【評論內容】

天干和地支合稱干支。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組合便成為以「甲子」為首的六十干支循環

子時

23時至01時

丑時

01時至03時

寅時

03時至05時

卯時

05時至07時

辰時

07時至09時

巳時

09時至11時

午時

11時至13時

未時

13時至15時

申時

15時至17時

酉時

17時至19時

戌時

19時至21時

亥時

21時至23時

【評論主題】34.最早於台灣架設電線的是下列何人?(A)沈葆楨(B)劉銘傳(C)王凱泰(D)丁日昌

【評論內容】

架設電線:因沈葆楨離任而未能完成的電線架設,到了丁日昌主事後才開始動工。1877年時已安裝了台灣府城至旗后(打狗)以及府城至安平的電線,原本打算一路向北延伸至基隆,因為電線材料不足而擱置。在丁日昌因病返鄉休養後,福建到台灣間的電線鋪設計畫才暫時中止。這不但是台灣最早的電線,也是中國最早的電線之一(中國本土另有福州馬尾電線),全程由中國人完工,已達實用階段,可對外開放營業,當地官員也藉此通訊,可說是洋務運動在台灣的重要成果。

【評論主題】14.對於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針灸療法是中國獨創的一種療法,唐時傳到日本、朝鮮,宋元以後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B)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收錄藥物1892種,堪稱為古代世界

【評論內容】

(A)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體。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的氣的流向,起源於中國,在公元6世紀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在現代作為替代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

(B)《本草綱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撰成於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李時珍。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C)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史記·河...

【評論主題】12.中國古代以天干地支紀時,請問「申時」指的是:(A)上午五時至七時(B)上午九時至十一時(C)下午三時至五時(D)下午五時至七時

【評論內容】

天干和地支合稱干支。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組合便成為以「甲子」為首的六十干支循環

子時

23時至01時

丑時

01時至03時

寅時

03時至05時

卯時

05時至07時

辰時

07時至09時

巳時

09時至11時

午時

11時至13時

未時

13時至15時

申時

15時至17時

酉時

17時至19時

戌時

19時至21時

亥時

21時至23時

【評論主題】34.最早於台灣架設電線的是下列何人?(A)沈葆楨(B)劉銘傳(C)王凱泰(D)丁日昌

【評論內容】

架設電線:因沈葆楨離任而未能完成的電線架設,到了丁日昌主事後才開始動工。1877年時已安裝了台灣府城至旗后(打狗)以及府城至安平的電線,原本打算一路向北延伸至基隆,因為電線材料不足而擱置。在丁日昌因病返鄉休養後,福建到台灣間的電線鋪設計畫才暫時中止。這不但是台灣最早的電線,也是中國最早的電線之一(中國本土另有福州馬尾電線),全程由中國人完工,已達實用階段,可對外開放營業,當地官員也藉此通訊,可說是洋務運動在台灣的重要成果。

【評論主題】14.對於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針灸療法是中國獨創的一種療法,唐時傳到日本、朝鮮,宋元以後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B)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收錄藥物1892種,堪稱為古代世界

【評論內容】

(A)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體。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的氣的流向,起源於中國,在公元6世紀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在現代作為替代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

(B)《本草綱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撰成於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李時珍。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C)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史記·河...

【評論主題】12.中國古代以天干地支紀時,請問「申時」指的是:(A)上午五時至七時(B)上午九時至十一時(C)下午三時至五時(D)下午五時至七時

【評論內容】

天干和地支合稱干支。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組合便成為以「甲子」為首的六十干支循環

子時

23時至01時

丑時

01時至03時

寅時

03時至05時

卯時

05時至07時

辰時

07時至09時

巳時

09時至11時

午時

11時至13時

未時

13時至15時

申時

15時至17時

酉時

17時至19時

戌時

19時至21時

亥時

21時至23時

【評論主題】34.最早於台灣架設電線的是下列何人?(A)沈葆楨(B)劉銘傳(C)王凱泰(D)丁日昌

【評論內容】

架設電線:因沈葆楨離任而未能完成的電線架設,到了丁日昌主事後才開始動工。1877年時已安裝了台灣府城至旗后(打狗)以及府城至安平的電線,原本打算一路向北延伸至基隆,因為電線材料不足而擱置。在丁日昌因病返鄉休養後,福建到台灣間的電線鋪設計畫才暫時中止。這不但是台灣最早的電線,也是中國最早的電線之一(中國本土另有福州馬尾電線),全程由中國人完工,已達實用階段,可對外開放營業,當地官員也藉此通訊,可說是洋務運動在台灣的重要成果。

【評論主題】12.中國古代以天干地支紀時,請問「申時」指的是:(A)上午五時至七時(B)上午九時至十一時(C)下午三時至五時(D)下午五時至七時

【評論內容】

天干和地支合稱干支。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組合便成為以「甲子」為首的六十干支循環

子時

23時至01時

丑時

01時至03時

寅時

03時至05時

卯時

05時至07時

辰時

07時至09時

巳時

09時至11時

午時

11時至13時

未時

13時至15時

申時

15時至17時

酉時

17時至19時

戌時

19時至21時

亥時

21時至23時

【評論主題】17.有關戲劇與說唱藝術的分別,下列何者不正確:(A)兩宋時期的鼓子詞、諸宮調都屬於說唱文學(B)說唱文學屬於講唱體,特色是「說中有唱、唱中有說」,以敘事體為主,通常是一人獨自唱說(C)雙簧表演屬於戲

【評論內容】

(A)

鼓子詞,或稱鼓兒詞,興於北宋。為有說有唱而以唱為主,依次說唱敘述一件事物之一種文體。乃用同一曲調反複歌詠而夾以散文組合而成,徒歌不舞,屬於清唱一類。

諸宮調是一種流行於宋、金、元及明初的講唱文學,它是由澤州孔三傳在北宋神宗熙寧至哲宗元祐年間(西元一○六八~一○九三)創立的。早期的諸宮調大多是隻曲,宋金之際始逐漸形成套曲,入金之後,作者輩出,為極盛時期,現在仍流傳的董西廂及劉知遠二諸宮調即作於此時。元代諸宮調的格律漸與元曲相似,但篇幅較長。元代中期之後,諸宮調由於作者及作品的日益缺乏而日趨沒落,明代初期便無人講唱了。

(B)

講唱文學,是用韻散兩種文體組織而成的敘事詩,這種文學的特色,是敘述時有說有唱...

【評論主題】14.對於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針灸療法是中國獨創的一種療法,唐時傳到日本、朝鮮,宋元以後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B)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收錄藥物1892種,堪稱為古代世界

【評論內容】

(A)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體。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的氣的流向,起源於中國,在公元6世紀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在現代作為替代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

(B)《本草綱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撰成於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李時珍。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C)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史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