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4.( ) 根據菲次(P. Fitts)的研究,對於技能的研究,下列哪一個敘述是錯誤的?(A) 技能學習必頇經過認知期 (B) 技能越複雜,認知期越長(C) 技能學習的初期,動作反應會比較快 (D)

【評論內容】美國心理學家菲次(Fitts)提倡技能學習三階段一、認知期(Cognitive Phase):(1) 技能學習的初期,學生經由教師的講解示範或經由說明書、手冊的指引,而對所學技能的性質、要點、注意事項加以分析和了解之時期。(2) 認知期之長短與技能的複雜程度有關。經認知而練習,因練習而進步,於是動作愈熟練。二、定位期(Fixat.....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6. 下列有關「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A)後設認知是屬於心智技能的一種學習結果(B)後設認知是對於自己認知過程加以計畫、檢驗、監控、選擇、修正、評估的過

【評論內容】後設認知:是一種個人控制及引導心智歷程的現象。利用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用之於學習策略,讓學生瞭解到自己的思想模式之同時,透過控制自己的思想模式,從而達至效果的學習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包括:記憶、perception、計算, 聯想等各項)的思考。所以A錯在非一種學習結果,應該是學習策略

【評論主題】39.依葛拉松(A.Glatthorn)的分化型視導(differentiated supervision)主張,適用於初任工作者的視導方式為?(A)行政督導(B)臨床視導(C)合作式專業發展(D)自

【評論內容】區分化視導 (differentiated supervision)又譯為分化型視導由Glatthorn(1997)所提出其認為提供教師應能夠依其意願選擇願意接受視導與評鑑措施之模式。

Glatthorn依據被視導者各自的發展層次與需求提出四種不同的視導方式以供選用

1.臨床視導方式主要適用於對初任工作者的視導以助其早點熟練專業技巧。2.合作式專業發展方式主要適用於有經驗與能力且喜歡合作方式的被視導者。通常是由一小團體的教師相互觀察彼此的工作或教學後給予彼此回饋並共同討論彼此關心的專業問題相互輔導改進與前面討論過的同僚視導的概念相同。但由於教師在視導技巧上並無接受過訓練因此較臨床視導缺乏系統性與徹底性。3.自我指導專業發展方式 主要適用於其有經驗與能力且...

【評論主題】37.道德行為表現係來自人們採行的生命情態。依佛洛姆(E.Fromm)之說,所謂的「生命情態」可概分為哪兩大類?(A)極權的與人本的 (B)他律的與自律的 (C)佔有的與存有的 (D)暫時的與永恆的

【評論內容】

精神分析學派重視潛意識與心理治療,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並獲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規律,但他們的一些主要理論遭到許多人的反對。 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為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反對弗洛伊德的本能說、泛性論和人格結構論,強調文化背景和社會因素對精神病產生和人格發展的影響,在美國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學。新精神分析學派仍然保留著弗洛伊德學說中的一些基本觀點,儘管在其理論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稱,但歸根結底,仍然是潛意識的驅力和先天潛能起主要作用。

埃里希·弗羅姆,又譯作弗洛姆,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他企圖調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人本主義的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弗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弗洛姆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

佛洛姆【生命的兩種情態:存有(to be)與佔有(to have)】

【評論主題】33.下列敘述何者較不符合「關聯課程」(relevant curriculum)的性質?(A)課程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藉以引發其學習動機。(B)採用個別化的教學方法,如獨立學習、契約制等。(C)課程應

【評論內容】Sharon Lin 國二上 (2013/07/12 18:19):18人(C)課程應納入社會大眾關注的社會議題供學生探索。 (要改為學生關心的領域)

【評論主題】38 下列那些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 Maslow)需求層次論(need-hierarchy theory)中所稱的「成長需求」?①自我實現 ②隸屬與愛 ③美 ④求知 ⑤自尊(A)①②③ (B)①

【評論內容】

基本需求(basic needs)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只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如求飲、求食,睡眠,性慾等 安全需求(Safety Need):指希求保護與免於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求,如困難求人幫忙、危險求人保護、職業保障、病痛求醫治等 愛與歸屬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指希求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尊重需求(Self-esteem Need):自我肯定(自尊)且也認為自己受到別人肯定(如被人認可、讚許、關愛等)的需求

 

成長需求(growth needs)

知的需求(Need to Know): 指個人對己、對人、對事物變化中所不理解者希望理解的需求,如探索、操作、試驗、閱讀...

【評論主題】24.( ) 根據菲次(P. Fitts)的研究,對於技能的研究,下列哪一個敘述是錯誤的?(A) 技能學習必頇經過認知期 (B) 技能越複雜,認知期越長(C) 技能學習的初期,動作反應會比較快 (D)

【評論內容】

美國心理學家菲次(Fitts)

提倡技能學習三階段

一、認知期(Cognitive Phase):(1) 技能學習的初期,學生經由教師的講解示範或經由說明書、手冊的指引,而對所學技能的性質、要點、注意事項加以分析和了解之時期。(2) 認知期之長短與技能的複雜程度有關。經認知而練習,因練習而進步,於是動作愈熟練。

二、定位期(Fixation Phase):(1) 指整個技能中的動作順序不但因多次練習而趨於固定,而且每一次動作又能準確無誤。(2) 亦即此時期的各項一連串的動作,已變為固定不變的反應組型。

三、自動期(Autonomous Phase):(1) 技能學習的最高境界。(2) 指動作連鎖的自動化,不但得心應手,且出神入化。刺激一出現,即不經思索立刻反應。

【評論主題】【題組】(c)Prepare the general journal entry or entries to correct the Cash accounl.

【評論內容】,國小24班以上,設置1名專任輔導教師;國中每校置專任輔導教師1人,21班以上者,增置1人,自明年8月1日起,於5年內逐年完成。未來將設置1938名專任輔導教師,新增1647名。答案怪怪的

【評論主題】【題組】(3)ΔABC面積= (3) 。

【評論內容】D為何不能選

【評論主題】3.解不等式: 【題組】(1)x2 + 6x + 9≥0

【評論內容】唐李吉甫撰。吉甫,趙州人,御史大夫栖筠之子,博洽多聞,德宗貞元初為太常博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憲宗元和朝名宰相,事蹟具見唐書本傳。據宋洪邁跋稱:是書於元和八年進上,有李吉甫原序,云圖志始於京兆府,終於隴右道,凡四十七鎮,合成四十卷。另目錄兩卷,共四十二卷。每鎮皆有圖在篇首,冠於敘事之前,故名曰元和郡縣圖志。至宋時,圖已亡失,獨志尚存,故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稱為元和郡縣志。宋以後又有六卷殘缺,後人重編,保留缺目,仍為四十卷。考輿記圖經,隋唐志所錄者率散佚無存,傳於今者,以此書為最古,其體例亦頗完善,所載州郡都城、山川冢墓,皆有所本,無不根之說。後來諸家,雖遞相損益,多無能出其範圍。孫星衍稱之為一代鉅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之冠地理總志之首。

【評論主題】六、一般而言,衛星定位系統之誤差與使用者的位置有關,請說明。(15 分)

【評論內容】

塔芭(Taba,1962):

 一、課程設計方法: 1. 草根法 2. 課程由教師由下而上以時記教學需求為導向設計 3. 主張:教師應為學校學生創設特定的教學單元 4. 以「歸納法」的途徑設計課程,從特定部分以至建構通用的設計方式

 

二、設計步驟

(一)提出不同年級層次或科目領域的試驗性單元樣式:

1、診斷需要 2、建立目標 3、選擇內容 4、組織內容

5、選擇學習經驗 6、組織學習經驗 7、決定所要評鑑的內容及其手段

8、檢核教學單元的順序與平衡

(二)考驗實驗單元

(三)修訂與強化

(四)發展架構

(五)安置與散播新單元

【評論主題】43.杜甫在(憶昔)詩中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懷念某一個人口增長、社會富庶的盛世。請問這個盛世,史家如何稱之?(A)成康之治(B)文景之治(C)貞觀之治(D)開元之治

【評論內容】唐朝. (唐)杜甫〈憶昔〉.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評論主題】以往有不少學者試圖以系統的理論解釋學習遷移的現象,例如 ,"完形心理學家強調行為或經驗的整體性,認為每一行為或經驗皆自成一個特殊的型態,並各具特徵",請問這是哪一種學習遷移的理論基

【評論內容】一、  學習遷移的理論基礎(一)  形式訓練論:1.  官能心理學:(1) 該心理學謂人之心係由許多不同的官能所組成。(2) 官能包括注意、意志、記憶、知覺、想像、推斷、判斷等。(3) 各種官能的活動與配合,就會構成許多的心理活動,其活動力量有強有弱(如肌肉常訓練強度與功能會發達)。2.  認為學校教材選擇,不必重視其實用價值,而應重視其對心能訓練所具備的形式。  (二)  同元素論(Thorndike所倡導):1....

【評論主題】71.古德拉( J. Goodlad )指出,課程設計可分為五個層次,其中教師所詮釋、認定的課程,是屬於哪個層次的課程?(A)理想的課程 (B)正式的課程(C)知覺的課程 (D)運作的課程

【評論內容】學者古德拉(Goodlad)曾將課程分成五個層次:

1.理想的課程(ideal curriculum)指課程設計者(政府、基金會、利益團體或個人等)對課程的觀點。

2.正式的課程(formal curriculum)指由權責機構,如教育部、教育局公佈的課程或學校本位中學校所決定的課程。

3.知覺課程(perceived curriculum)指教師對課程的覺知、瞭解、掌握,作為課程運作之參照。

4.運作的課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包括校內、校外任何學習場域中,在教師引導下,實際操作、推進的學習活動、課程活動。

5.經驗的課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指已經輸入學生「心」中的課程,學習成效如何,就看輸入的份量和品質。

【評論主題】41. 清教徒革命、美國獨立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三者發生的共同因素為何?(A)財稅問題(B)宗教衝突(C)種族歧視(D)人權維護

【評論內容】英王查理一世篤信君權神授,與國會形成對立局面。1629年,為了徵稅等問題,查理解散國會,11年不曾再召開。1640年,查理再度召開國會,要求撥款組軍,以敉平蘇格蘭叛亂,在他企圖逮捕5名議員後,國會議員開始反抗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