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4. Larkin提出「憤怒控制訓練」以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下列何者不是此訓練的方法?(A)鬆弛訓練(B)酬賞訓練(C)抑制訓練(D)傳達訓練

【評論內容】

 學者 Larkin 曾提出四個 r 的訓練方法,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  四 r 就是:認知(recognition);抑制(restrain)傳達(relay)酬賞(reward)

【評論主題】24. Larkin提出「憤怒控制訓練」以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下列何者不是此訓練的方法?(A)鬆弛訓練(B)酬賞訓練(C)抑制訓練(D)傳達訓練

【評論內容】

 學者 Larkin 曾提出四個 r 的訓練方法,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  四 r 就是:認知(recognition);抑制(restrain)傳達(relay)酬賞(reward)

【評論主題】24. Larkin提出「憤怒控制訓練」以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下列何者不是此訓練的方法?(A)鬆弛訓練(B)酬賞訓練(C)抑制訓練(D)傳達訓練

【評論內容】

 學者 Larkin 曾提出四個 r 的訓練方法,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  四 r 就是:認知(recognition);抑制(restrain)傳達(relay)酬賞(reward)

【評論主題】24. Larkin提出「憤怒控制訓練」以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下列何者不是此訓練的方法?(A)鬆弛訓練(B)酬賞訓練(C)抑制訓練(D)傳達訓練

【評論內容】

 學者 Larkin 曾提出四個 r 的訓練方法,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  四 r 就是:認知(recognition);抑制(restrain)傳達(relay)酬賞(reward)

【評論主題】24. Larkin提出「憤怒控制訓練」以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下列何者不是此訓練的方法?(A)鬆弛訓練(B)酬賞訓練(C)抑制訓練(D)傳達訓練

【評論內容】

 學者 Larkin 曾提出四個 r 的訓練方法,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  四 r 就是:認知(recognition);抑制(restrain)傳達(relay)酬賞(reward)

【評論主題】22. 視障兒童能夠接收清楚的視覺影像,但卻無法處理與理解所接收到的視覺訊息,通常稱為何?(A)教育盲 (B)視網膜病變 (C)皮質盲 (D)低視力

【評論內容】腦部裏的「皮質」區域受損,所有看到的東西都無法透過皮質來整理及記憶

【評論主題】5. 下面哪一位是反應制約學派的學者?(A)Watson (B)Skinner (C)Bandura (D)Ellis

【評論內容】反應制約學派: 又稱古典制約或帕夫洛夫行為學派

【評論主題】4. 下列何者非屈光缺陷所造成的視覺障礙?(A)遠視 (B)老花眼 (C)近視 (D)斜視

【評論內容】「老花眼」的成因是由於眼睛老化,水晶體變硬而失去彈性,調節力減弱,眼睛無法調整焦距,使得近距離的影像落在視網膜之後,形成影像糢糊且不舒適,眼睛容易疲勞酸痛,甚至有頭痛、嘔心等症狀

【評論主題】10.「容易混淆的教材分開教」是何種教學法的重點?(A)工作分析(B)編序教學(C)直接教學法(D)過程本位教學法

【評論內容】

直接教學法:是以老師為中心.有計畫有組織的呈現教學

【評論主題】84.依據D.SM-IV-TR(2000)對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的診斷標準,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 強調「量」的差異(B) 社會性的四小項中至少需具備二項(C) 溝通的四

【評論內容】(1) 社交能力缺失,表現於以下最少兩項 (2) 溝通能力缺失,表現於以下最少一項 (3) 有限、重複以及一成不變的行為、興趣以及活動,表現於以下最少一項

【評論主題】20. 依據教育部96年頒佈「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規定,老師要求學生站立反省時間,每次不得超過?(A)不得為之(B)20分鐘(C)1節課(D)2小時。

【評論內容】(十三) 要求站立反省。但每次不得超過一堂課,每日累計不得超過兩小時。(十四) 在教學場所一隅,暫時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保持適當距離,並以兩堂課為限。(十五) 經其他教師同意,於行為當日,暫時轉送其他班級學習。

【評論主題】根據民國九十八年修正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33條所提的職業重建服務不包括下列那一項?(A)職業輔導評量(B)職務再設計(C)庇護工廠就業服務(D)創業輔導。

【評論內容】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應依身心障礙者之需求,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無障礙個別化職業重建服務。前項所定職業重建服務,包括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就業服務、職務再設計、創業輔導及其他職業重建服務。

【評論主題】以下那一成語在譏人畏懼過甚? (A)吳牛喘月 (B)蜀犬吠日 (C)鼠目寸光 (D)鳥面鵠形。

【評論內容】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

【評論主題】39.下列有關語言能力之評估,何者為非?(A)Brown(1973)根據他對三位兒童的語料,發展出MLU的指標(B)中文的語料計算以詞素為單位(C)背誦兒歌不列入語料的計算(D)依Brown的分類,構

【評論內容】ptt上的高人解答:中文的語料計算以「詞」為單位  或是  中文的語料計算以「自由詞素」為單位

【評論主題】自傷行為是經年累月的痼疾,經常出現在重度障礙的學童,近年來學者研究認為自傷行為,大部分的功能來自於下列何種功能?(A)引起注意 (B)逃避 (C)要求 (D)自我刺激

【評論內容】

Iwata等學者(1994)以長達11年的時間找出自傷行為的原因,對152位有自傷行為的個案實施功能分析的結果,發現自傷行為被社會性負增強的比例有38.1%,例如為了逃避要求而自傷;被社會性正增強的比例有26.7%,例如為了獲得他人注意;自動增強的比例有25.7%,例如從自傷行為中獲得愉悅感;由多重因素所形成的佔5.3%,和情境無明顯關係的有4.6%。

張正芬(民89)調查53位學前至國中的自閉症孩子,他們表現自傷行為的功能,此部份計算169筆行為樣本的功能(即有169種自傷行為的形式)。這些孩子引發自傷的原因,為了避開某些情境(主要在被要求做某事時)佔31%;為了獲得快感佔24%;為了減輕焦慮佔22%,因為緊張而產生自傷行為佔11%。

綜合以上兩筆研究資料,可知孩子出現自傷行為,多數是為了逃避某些情境、獲得感覺上的愉悅、獲得某些東西或注意。得知孩子自傷的原因後,比較能夠針對可能的原因進行適當處理。

【評論主題】24. Larkin提出「憤怒控制訓練」以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下列何者不是此訓練的方法?(A)鬆弛訓練(B)酬賞訓練(C)抑制訓練(D)傳達訓練

【評論內容】

 學者 Larkin 曾提出四個 r 的訓練方法,協助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學生控制憤怒的情緒。  四 r 就是:認知(recognition);抑制(restrain)傳達(relay)酬賞(reward)

【評論主題】61.下列何者不是「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規範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類別?(A)早期療育機構(B)幼稚園(C)安置及教養機構(D)心理輔導或家庭諮詢機構。

【評論內容】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分類如下: 一、托育機構。 二、早期療育機構。 三、安置及教養機構。 四、心理輔導或家庭諮詢機構。 五、其他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

【評論主題】89. Eberle(1971)參考了Osborn 的檢核表,提出一種名為「奔馳法」(SCAMPER)的檢核表法,其中的創思技法不包括下一項?(A)替代(B)組合(C) 增加(D) 重排

【評論內容】a.取代(Substituted, S)

何者可被「取代」?誰可代替?有沒有其他材料程序、地點可代替?

 

b.結合(Combined, C)

何者可與其「結合」?結合觀念、意見?結合目的構想、方法?

 

c.調整(Adapt, A)

是否能「調整」?有什麼事物與此調整?有沒有不協調的地方?過去有類似的提議嗎?

 

d.修改(Modify, M)

可否「修改」?改變意義、顏色、聲音、形式?可否擴大?加時間?較大、更強、更高?

 

e.使用(Put to other uses, P)

利用其他方面?使用新方法?其他新用途?其他場合使用?

 

f.取消(Eliminate, E)

是否「取消」?有沒有可以排除、省略或消除之處?是否詳述細節,使其因而更完美、更精緻呢?

 

g.重新安排(Rearrange, R)

有沒有可以旋轉...

【評論主題】安德森和克羅斯渥爾(Anderson and Krathwohl)於2001年修訂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不含下列何項?(A)分析 (B)綜合 (C)評鑑 (D)創造

【評論內容】記憶(Remember)、暸解(Understand)、應用(Apply)、分析(Analyze)、評鑑(Evaluate)、創造(Create)。

【評論主題】93. 教育部 98-101 年施政藍圖中揭櫫五大主軸,下列何者非五大主軸之一?(A)公義關懷(B)優質學習(C)適性育才(D)多元健康。

【評論內容】

教育部教育主軸意涵

一、優質學習:優質學習是一種紮根的教育,目的在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成就其資源,盡其潛能發展,不僅追求政策最基 本的「公平」價值,更要把孩子的「潛能性」化為「實在性」幫孩子「知自己」,「把每個孩子帶上來」。

二、適性育才:係指學校和教師依據學生不同能力、性向和興趣,提供適切的教育內容和方式,以激發學生潛能和促進學生健全發展。

三、公義關懷:係指教育的作為和資源分配能符合公平合理,尊重個體發展和權利,保障個體接受教育機會均等,避免個體受到差別待遇,使個體在機會平等的環境下發揮其潛能和教育價值。

四、全球視野:是指本地的意識、社會、文化、經濟、教育等面對全球社會歷程中,逐漸互為影響,且漸趨於一致,同時彼此在競爭中互助求發展。

五、永續發展:係指人類整體發展是建構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及社會公義」三大基礎之上,能滿足當代的需求,但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

【評論主題】36.下列何者不屬於「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課程設計的特質?(A)以問題進入專業領域的探究(B)以問題情境統整多元向度的學習(C)學生要花時間設計問題並自我引導

【評論內容】「問題本位學習」模式具有以下幾點特徵:1.以結構模糊的問題(ill-structured problem)做為課程組織中心和學習情境。2.學習者扮演問題持有者(stakeholder)的角色3.教學者擔任認知與後設認知的教練。4.鼓勵小組合作學習。5.採行多元化的評量方式。

【評論主題】97.以年代先後順序排列下列的理論或教學法甲.Discete Trial Training乙.Mind-Read丙.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丁.Fun

【評論內容】甲:單一嘗試訓練 1987(Lovaas)   乙:讀心教學1999(Howlin)   丙:圖片兌換溝通系統 1994(Bondy和Frost)   丁:功能性溝通訓練 1993(Durand)

【評論主題】8.澎湖縣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有增多趨勢,王老師於是邀請外籍配偶家庭家長參加學校親師生各項活動,分享異國文化、美食、風土民情等,以增進小朋友對異國文化的瞭解與尊重。請問這種課程發展模式是屬於哪種取向?(A

【評論內容】

anks提出「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 」

一、消除取向:消除或修正含有對族群、性別有刻板印象、偏見或歧視的課程內容。例如將「吳鳳」單元消除、修正性別角色刻板化的教材。

二、貢獻取向:多文化課程發展第一階段。在特殊的假日、慶典中,表揚有少數族群中有貢獻的特殊人物或英雄事蹟,如辦理兩性平等教育週、性別歧視的行動劇在特定慶典呈現。

三、添加取向:多元文化課程發展第二階段。以既有的課程結構為主,在課程中加入特定族群的相關議題或概念,例如在不改變課程標準的前提,在分科架構下,使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設計成為補充教材。缺點是片斷的性別議題加入課程,課程未新建構從不同文化及族群觀點來看世界。  

四、轉化取向:多元文化...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學障兒童在魏氏智力測驗(WISC-Ⅲ)中的特質?ㄅ.作業量表(PIQ)通常低於語文量表(VIQ)ㄆ.普遍IQ低於正常兒童ㄇ.工作記憶能力受損ㄈ.專心注意(FDI)指數高於知覺組織指數(PO

【評論內容】POIFDI應該可以從以下判斷 :FDI內包含了算術A和記憶廣度D,而這個A和D正是學障判斷組型(ACID和SAID)中的A與D~所以可以推測學障的A和D一定較低.也就是FDI低的意思~

【評論主題】59.「耳聲傳射」最常被應用評估哪一類身心障礙者?(A)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B)自閉症 (C)視覺障礙 (D)聽覺障礙

【評論內容】

耳聲傳射,早在1978年即被發現。簡單的說,它是耳蝸內的一種主動機制,源於外毛細胞的主動調節作用,所以檢測耳聲傳射即可瞭解外毛細胞的功能,同時也可推測出耳蝸的聽覺功能。此為嬰幼兒聽力篩檢的利器之一!

【評論主題】4.教育的「第三進路」指的是(A)進修教育 (B)普通教育 (C)特殊教育 (D)職業教育

【評論內容】第一進路:普通教育 第二進路:職業教育  第三進路:進修教育

【評論主題】16.以下哪一項不是教師法設立的精神?(A)確立教師的權利義務 (B)說明教師的任用遷調方式 (C)保障教師的工作與生活 (D)提升教師專業地位。

【評論內容】為明定教師權利義務,保障教師工作與生活,以提昇教師專業地位,特制定本法。

【評論主題】15.以下哪一個法令首先賦予教育實驗的合法性?(A)高級中學法 (B)教育基本法 (C)國民教育法 (D)教師法。

【評論內容】第13條 政府及民間得視需要進行教育實驗,並應加強教育研究及評鑑工作,以提教育品質,促進教育發展。

【評論主題】6.融合班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比例以((A)1)1:3((B)1:5((C)1:4((D)自然比例為最佳。

【評論內容】依照當年特殊生的出現率

【評論主題】36.我國申請身心障礙手冊(舊名:殘障手冊)向下列那一個機關辦理?(A)衛生局(B)社會(科)局(C)衛生署(D)教育局

【評論內容】

至戶籍所在地區公所社會課或鄉鎮市公所民政課填寫

【評論主題】31.下列描述品性疾患之診斷特質與伴隨特質何者為非?(A)至少一種品性疾患的特徵性準則在七歲以前即初發。 (B)可依初發年齡將其分為兒童期與青春期初發兩種亞型。(C)易有欺凌、威脅或恐嚇行為。 (D)

【評論內容】兒童期初發型:至少一種品性疾患的特徵性準則在十歲之前即初發青春期初發型:十歲之前沒有認何一種品性疾患的特徵性準則

【評論主題】8. 下列何者不符合「特殊教育設施及人員設置標準」中,特殊教育設施之設置原則(A)特殊化 (B)個別化 (C)社區化(D)融合

【評論內容】第 2 條 特殊教育設施之設置,應符合個別化、社區化、無障礙、融合及現代化原則。

【評論主題】8、關於佛洛依德的三種人格模式概念,本我完全屬於無意識層面。(A)o(B)X

【評論內容】潛意識(又稱做無意識,unconscious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