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14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3-14題。
      陶宗儀《輟耕錄》:「貴由赤者,快行是也。每歲一試之,名曰放走。以腳力便捷者膺上賞,故監臨之官,齊其名數而約之以繩,使無後先參差之爭,然後去繩放行。在大都,則自河西務起程;若上都,則自泥河兒起程。越三時,走一百八十里,直抵御前,俯伏呼萬歲。先至者賜銀一餅,餘者賜段匹有差。」「貴由赤」是禁軍名,意謂「善跑者」。元代忽必烈於1287年舉行士兵「放走」後,這項運動也稱為「貴由赤」,它比1896年第一屆奧運的馬拉松項目早了六百多年。
      出版社邀我為《超馬跑者的崛起》作序,我有些訝異。我是熱愛馬拉松的跑者,但全馬42.195公里畢竟不同於超馬。曾為新聞工作者,我深羨作者的採訪領域能與興趣相結合。他是全馬成績在三小時內的勇腳,為了採訪超馬,短短十八個月跑了八場。他觀察到非洲裔跑者稱霸世界全馬、半馬卻缺席超馬的現象,試圖促成非洲菁英參與超馬。雖然最後功敗垂成,但他對超馬的熱情,早已超越了報導者。
         馬拉松跑者抵達終點所擁有的,除了個人最佳成績和完賽的滿足感,汗水與淚水也會在心中刻下無與倫比的印記。超馬是更深的境界。在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的南非納密比亞沙漠一役,一位跑者對我說:「越痛苦,越快樂!」箇中滋味唯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曾經,超馬好手林義傑在沙漠中望著一群素人參賽者問我:「妳覺得這些人跟一般人有何不同?」這問題我想了很久,結果在書裡找到答案:「我們想得到勝利,想完賽,想全力以赴,想找出我們的極限,想要人們覺得驕傲。這是一種深層、原始的呼喚,在荒野直接面對毀滅,然後穿越到另一邊。完成這件事所得到的感覺,是容易上癮的。」(改寫自趙心屏〈說馬拉松故事的人〉)
 「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是以7天6夜挑戰250公里的長跑賽事。臺灣選手林義傑曾併計2003至2006年的積分,獲認可為首屆總冠軍。臺灣選手陳彥博則以2016年度內同時完成非洲撒哈拉沙漠、中國戈壁沙漠、智利阿他加馬沙漠、南極洲四大極地挑戰,贏得大滿貫總冠軍。

【題組】13.依據甲、乙二文,關於「貴由赤」與馬拉松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貴由赤」選手繫繩為記,以便監臨官於終點識別
(B)「貴由赤」在時間與里程上都近似極地超級馬拉松
(C)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的跑者須用四年始能完成賽事
(D)極地超級馬拉松賽程艱辛,舉辦的地點不完全固定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56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天才的進擊-108上榜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貴由赤」選手繫繩為記,以便監臨官於終點識別→拉起一條繩子作為起跑線(B)「貴由赤」在時間與里程上都近似極地超級馬拉松→現在的馬拉松里程42公里,元朝的貴由赤,則達到了90公里。(C)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的跑者須用四年始能完成賽事→7天6夜(D)極地超級馬拉松賽程艱辛,舉辦的地點不完全固定→正確→答案選(D)

【用戶】天才的進擊-108上榜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貴由赤」選手繫繩為記,以便監臨官於終點識別→拉起一條繩子作為起跑線(B)「貴由赤」在時間與里程上都近似極地超級馬拉松→現在的馬拉松里程42公里,元朝的貴由赤,則達到了90公里。(C)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的跑者須用四年始能完成賽事→7天6夜(D)極地超級馬拉松賽程艱辛,舉辦的地點不完全固定→正確→答案選(D)

【用戶】yamoler Teac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翻譯:貴由赤,就是漢語裏的快跑。每年舉辦...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翻譯:貴由赤,就是漢語裏的快跑。每年舉辦...

【用戶】天才的進擊-108上榜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貴由赤」選手繫繩為記,以便監臨官於終點識別→拉起一條繩子作為起跑線(B)「貴由赤」在時間與里程上都近似極地超級馬拉松→現在的馬拉松里程42公里,元朝的貴由赤,則達到了90公里。(C)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的跑者須用四年始能完成賽事→7天6夜(D)極地超級馬拉松賽程艱辛,舉辦的地點不完全固定→正確→答案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