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4.以下何者非調查研究法的適用情境
(A)欲大量蒐集事實、意見資料,以建立較為普遍的原則
(B)是在自然情境中來了解行為的意義
(C)欲描述教育現象、事實、制度及意見反應
(D)作為教育決定和問題解決的參考。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78681
統計:A(891),B(4001),C(591),D(63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調查研究法

用户評論

【用戶】張佃亦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調查研究法屬於量化研究方法。在自然情境下了解行為意義為質性研究。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質性研究的目的,在於整體地探索某一個變動的社會現象全貌及闡釋社會現象所具有的性質與意義。一切社會現象,都是社會中個體或集體對社會情境主觀的認知,在自然的研究情境下,為求有效瞭解並闡釋社會現象,研究者必須融入研究情境中,與研究對象互動並深入觀察其生活言行、瞭解其中深層意義。他們認為社會現象的存在,來自個人或團體對社現象的主觀認知,應從個人的立場去了解和體驗社會現象,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研究者就必須投入或參與研究對象的生活中,經由觀察或訪問來了解其內心深層的意識(葉重新,民90)。

【用戶】王琪唯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量化的研究所要看到的是 事實 你從量化數據中只能知道結果不可能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