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承漢是一位國小高年級的級任老師,他發現自己教授的國語課和社會領域的內容有所 關聯。於是邀請社會老師一同討論,將教材做更緊密的聯結與呼應。這種作法體現了 課程組織的哪一項原則?
(A)繼續性
(B)程序性
(C)統整性
(D)均衡性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60159
統計:A(332),B(95),C(12098),D(7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運輸系統管理、泰勒-繼續性、程序性、統整性

用户評論

【用戶】Chu Chu May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教材組織原則:(前三個由泰勒提出)1.繼續性:重複舊經驗或討論已有的經驗,以利幼兒學習。例:小一出現「民主法治」的概念,可在小二再次出現。2.程序性:以舊經驗為基礎,再加深新經驗,引導新經驗學習。3.統整性:各教材間互相連貫。4.相關性:不同領域的課程或科目呈現相關主題。5.均衡性:各領域之間的均衡,不可以偏重某領域。from: http://tw.myblog.yahoo.com/jw!_QjlfISBBE9MU_66FGJQuQ--/article?mid=185

【用戶】一翔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統整性:     水平統整(科內):國語科的聽、說、讀、寫;物理科的光學、力學、電學等    水平統整(科際):自然與社會;數學與物理

【用戶】謝丞峰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統整性→橫向連結順序性→加深加廣繼續性→加廣

【用戶】雅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課程組織原則1.順序性(Tyler):由簡而繁、由具體而抽象,對同一個議題或教材加深加廣。2.統整性(Tyler):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連結課程內容與學習經驗,建立關聯,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3.繼續性(Tyler):基本或重要的內容在課程當中重複出現,讓學生重複學習。4.銜接性:遵循邏輯組織原則,銜接兩個不同的課程內容。5.分化性:依知識的性質進行學科分化。課程設計原則*平衡性(均衡性):課程內容不會偏重某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