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關於傅麗德(M.P. Follett)動態管理學說的主張,下列何者錯誤?
(A)對權威的接受為無異區間論
(B)解決衝突的方法應透過整合而非妥協
(C)團體的額外價值論
(D)協調要秉持直接交涉原則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8),B(2),C(3),D(3),E(0)

用户評論

【用戶】Jia Yu Liu(已上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動態管理學派.(一)意義與代表學者1.主張主管與部署不是命令與服從關係,而是以職能合作的精神為基礎,重視心理因素的研究。2.傅麗德為代表學者(二)主要學說:1.額外價值論:團體所產生的認同與歸屬感,進而產生一種額外價之隻生命,影響到個人的行動,為人類行動的基礎。2.衝突與調和:團隊中成員之衝突為必然現象,解決之道應透過整合,尋求同時解決雙方問題之辦法,加以調和。解決衝突方法有三:控制支配、妥協、整合。3.協調原則:傅麗德認為協調是管理核心,而做好協調須有直接交涉原則、早期原則、互惠原則、連續原則四大原則。4.情勢法則:(1)權威非絕對性,而是依不同情勢之需要而施予。(2)主張人類是敏感的,只有在真正的環境中和事實的...

【用戶】狂徒(我要回家!)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關於傅麗德(M.P. Follett)動態管理學說的主張,下列何者錯誤? (A)對權威的接受為無異區間論→錯誤這是修正理論時期(1930~1960),Barnard動態平衡學派,權威接受論的主張。答案:(A)

【用戶】我們別賣解答好不(被偷賣請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A是巴納德的權威接受論管理大師巴納德有別一般上對下的法定職權觀點,提出的「職權接受」的觀念,巴納德認為領導的效果如果忽略了被領導人這個因素是非常不智的!簡言之,一個命令接不接受,執不執行的關鍵不是主管,而是部屬。什麼叫「無差異區間」 (zone of indifference)?簡言之,就是員工認為落在這個區間的命令無差異!都要執行。每一位部屬的「無差異區間」不一樣,有些人大,有些人小。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