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課程是師生交互作用所創造出的教育經驗,教師不僅要解釋課程內容,更要使學生參與意義創造的過程,這樣的想法比較符合下面哪一種課程的定義?
(A)課程是學科
(B)課程是研究假設
(C)課程是計畫
(D)課程是實踐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52765
統計:A(39),B(1546),C(311),D(5785),E(4)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Stenhouse課程即研究假設、研究假設--虛無假設(H0)&對立假設(H1)、課程定義

用户評論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疑義內容:本題公布答案為(D),但根據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陳嘉陽教授的著作「教育概論」中冊第十一章課程理論與實務,第12、13頁所述答案(B)也是正確的說明:本題主旨在於「要使學生參與意義創造的過程」。課程即研究假設的說法,著眼於課程研究的角度,認為課程是一種可供質疑與驗證的假設,強調課程可因時地對象加以權衡制宜。此一觀點雖然有把學生學習的思考模式納入考量,要學生也扮演課程實驗研究的角色,但是「要使學生參與意義創造的過程」,並非其概念要點。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D,修改為B,D

【用戶】jenny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答案疑義回覆:本題主旨在於「要使學生參與意義創造的過程」。課程即研究假設的說法,著眼於課程研究的角度,認為課程是一種可供質疑與驗證的假設,強調課程可因時地對象加以權衡制宜。此一觀點雖然有把學生學習的思考模式納入考量,要學生也扮演課程實驗研究的角色,但是「要使學生參與意義創造的過程」,並非其概念要點。這題當時是維持原答案,只有(D)是正解,請更正答案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B,D,修改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