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下列何者是最有效的預防型常規經營策略?
(A)隔離愛講話的學生
(B)剝奪學生下課自由活動的時間
(C)學生做好清潔工作時給予鼓勵
(D)教學風格生動活潑而且有趣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91293
統計:A(530),B(115),C(984),D(6180),E(1)

用户評論

【用戶】Emily Chou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陳嘉陽 第十二章 班級經營 (四版 p499)班級常規的經營包括下列三項性質: 1. 預防性常規管理 目標在於防範學生不當行為或偏差行為的發生前的準備工作。一位有效能的教師要能察言觀色,事前察覺。對此,教師要深入了解班上每位學生人格特質、學習習性,利用多樣而有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使其不當行為消弭於無形。2. 支持性常規管理 在於學生不當行為可能發生但尚未發生,此時教師應採取注意、觀察、口頭提示、肢體語言等策略暗示或提醒學生注意。3. 改正性常規管理 當學生不當行為或偏差行為發生後,教師要立即採取有效的常規管理策略來輔導改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我想這就像是「有效動力經營模式」中提到的「順暢的教學活動」因為老師教學活動變換順暢,學生要專心學習,沒有時間分心作怪,自然就會減少紀律問題。

【用戶】erica6733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我認為A是改正性因為該位學生愛講話(不當行為)

【用戶】陳紹楚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C在學生出現打掃工作優良時先給予正向強化其行為未來在打掃工作實施時,良好行為會較不良行為有較高機率產生